告别了赵主编,两人又勾肩搭背地去逛街了。
殊不知,赵主编的办公室,他抠着脑壳儿,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
目的,是为了把两位年轻人的稿费网上提一提。
他不想按照千字多少钱直接买断的,对两人年轻人实在是太亏了,一次性买断了,以后这本书就跟他们作者就没多大关系了。
这种质量的文章,直接买断,最作者来说,实在是太可惜了,他也是惜才的。
当然了,一般新人作者都会是这个待遇。
可是他又实在是喜欢这篇文章,想按照版税的出版方式给他们,也算是支持两个年轻人的学习生活了。
所以不得不再去跟上级申请,特别是他想给出的价格是版税百分之十。
哪怕是主编,国营的出版社,也不是他的一言堂。
口水都说干了,上面才勉强同意,不过首印只同意出五千册,这是最低出稿印刷数量,分摊到全国书店,压力不算大。
怕印多了,卖不出去,那可就亏本了,主编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他们一来就收到这个好消息,凌秋桑和施懿虽然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但也没想到第一次就能拿到版税百分之十的价格。
这得是小有名气的作家才有的价格了。
凌秋桑迅速算了一下这次他们能拿到的稿费,他们这本书二十万字出头,市场价大概是两块钱出头。
就按照两块钱一本来算好了,两块钱乘以版税,再乘以首印的数量,就是他们能拿到的稿费了。
之后要再版,加印,都会再有稿费的产生。
这就符合他们以后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了。
稿费,以后都会用在村小学上,不论是给老师发奖金,还是给学生买书籍,文具等等,或者家里实在是困难的学生,交不起学费的,也可以从稿费里给予一定的支持。
等到以后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以后情况应该就会好很多了,到时候他们的稿费,还能拿去支持学生去县城读初高中,甚至是去读大学。
学习不一定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却是村里孩子走出村子的一把钥匙。
稿费的事情说好了,赵主编又问起笔名的事情,“施小哥还是用壹次心?凌小哥呢?”
凌秋桑笑笑,“我就叫叒木吧。”
叒木为桑,跟壹次心一样,都是名字最后一个拆开。
施懿却在这时候多了看了凌秋桑一眼,凌秋桑并未察觉,继续和赵主编商谈了一下出版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