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偏偏又在这时候出了意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正是初冬,川西高海拔,入冬早,同样也下雪,湖面小溪都冻结住了,村里人要用水都只能凿冰回去煮。

小孩儿们冬天也会在冰上去玩儿,结果就出了意外。

有个地方是上午凿冰取过水的,下午还没冻严实,一个胖小孩儿踩空,掉了进去,冰洞又小,小孩儿落下去,再浮起来就已经不是在冰洞的位置了,已经在一米外的冰层下了。

而且越挣扎越远。

哪怕是凿冰,也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还是有人下水去把小孩儿拖回来。

这里会游泳的人不多,施懿就刚好会,他二话不说就跳下冰水救人了。

寒冰刺骨,小孩儿挣扎得也厉害,他差点儿也找不到洞口回来,在水里狠是冻了一阵,才找回洞口。

小孩儿救回来了,施懿却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热。

这是在村里,就只有一个村医,用了各种方式降温都不行,凌秋桑都差点儿哭死了,求着大家套了马车,把人送到镇上医院去。

后来是落水小孩儿那家心里过意不去,也生怕施懿真的烧出了问题,干女儿凌秋桑一起求着有马车的人家,一起送施懿去了镇上的医院。

这一治病,昏迷了好几天,冻得也不轻,人瘦了二十多斤,养了好久,才能慢慢下地,这就耽误了去学校报到。

不过施懿并不着急,他能考上第一次,就能再考上第二次,而且多一年的时间,他也能多给凌秋桑补一补知识。

他还是希望凌秋桑能够跟他一起去念书的。

但凌秋桑似乎已经放弃了,他已经试过一次了,实在是没有信心。

两人这么一拉扯,就到了如今。

凌秋桑听完,不知道如何评价,他能理解原主想要留在家乡,报答乡亲们的恩情的想法。

哪怕是帮乡亲挑一桶水,捡一篮子牛粪,他都是高兴的。

确实是,原主貌似是个弃婴,没有乡亲们一人给一口吃的,原主早就饿死了。

整个村里,几乎是这家养几天,那家养几天,才把他拉拔长大的,到了年岁,大家也凑钱,让他跟村里小孩儿一起读了村小学。

否则原主也该跟大多数乡亲一样是个文盲。

这样的恩情,除了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

原主答应施懿高开去外地读大学,想跟施懿在一起,占了一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还是施懿画的饼,学好知识,才能更好的建设家乡,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显然,原主虽然很爱知青懿,但他更有良心,恩情大过了感情。

也是条汉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