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一看,他的瞳孔就微缩了一下,下意识地说出口,“这不是都x堰吗?”
凌秋桑和施懿都听见了,却默不作声,他们原本就没打算打听人家的信息,可这傻子,自己就说出来了。
工部尚书没听清,“什么堰?世子爷说的是?”
“没什么。”蓝御摆手,“还是先看陛下画的图纸吧。”
凌秋桑一边画图纸,一边掰开了揉碎了,用这个时代能做到的工艺技术,仔仔细细地给工部尚书讲解。
让工部尚书去种树就是个幌子,兴修水利才是重点,这事情也必然只能交给贺古堂全权负责。
他们现在能用的人太少了。
施懿在一旁时不时地补充两句,把凌秋桑没顾及到的细节补充完整。
贺古堂越听越是心惊,原来陛下这些年都是在韬光养晦吗?
陛下如此大才,应当要流芳百世的才对。
都怪太后党误了他们这么英明神武的陛下啊,贺古堂在心底感叹。
还有这摄政王,他原本以为皇上和摄政王不和,现在看来,或许两人早就达成了某种合作关系?
也或许,男皇后只是一个幌子?
一时之间,贺古堂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也庆幸自己这些年立场坚定,没受太后党的蛊惑。
凌秋桑讲得口干舌燥,一杯清茶适时递到了他的嘴边,“先歇会儿,剩下的本王来与尚书大人说说。”
“好。”凌秋桑抱着杯子吨吨吨。
贺古堂捋了捋胡须,“皇后娘娘也歇息一会儿吧,臣还有些细节需要自己琢磨一会儿。”
“噗~咳咳咳。”凌秋桑被户部尚书的一句皇后娘娘惊了个天塌地陷紫荆锤。
施懿也无奈,微微摇头,一边给凌秋桑顺气,一边跟贺古堂说:“尚书还是称本王为王爷吧。”
贺古堂也不扭捏,“是,王爷。”
他看着图,琢磨了一会儿,如果这能办到,无疑是造福千秋万代的政绩,青史留名。
“陛下,这工程量大,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施懿接过话头,“人工,可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世子应该懂吧?”
蓝御颔首,“先说简单的,打个比方,一家出一个男丁,家里赋税免一半,出两位男丁,赋税全免,具体细节,还可以再行商讨。”
百姓每年交完赋税,剩的粮食也只够一家人吃的,甚至还有不少百姓把种的大米和小麦拿去换成最不值钱的粗粮,这才勉强能够一家人一年勉强饱腹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