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特别是陆文知道同姓不婚的事情后,他更不会要陆方的钱,这件事陆文也不知道怎么和陆方谈,他是忘记了这回事,可陆方绝对没有忘,为何陆方没有向自己提起,无非是不想提而已。

陆文作为现代人,他家和陆方家早就不知道过了几代了,当然不介意什么同姓不婚的事,只是他不介意,别人介意,若不是有常人不能有的毅力,还是别做违反规则的事情。

同姓不婚,在大楚绝对是铁条规则,陆文可不希望已经名声有损的陆芸娘去触犯。

作者有话说:

今晚可能会很晚,抱歉,~(3)-?

第74章 聚众

◎切磋诗文?说的好听◎

陆文回到书院, 还没有到休沐的时间,他设计能让水飞到高处器械的消息,瞬间就席卷了整个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制度上虽然很像现代的大学, 但并非四年就能毕业, 很多人一般都会坚持到三四十岁才会放弃科举,家庭富裕的人家自然会在书院里复习,因为这里不仅有很多当地的名士会来讲学,还有大量的藏书, 最重要的事书院里聚集了本地的顶尖才子。

读书做官不是闭门造车, 只要专心就够了,科举的最终目的是做官, 做官需要人脉, 人脉从哪来,不就是从同乡,同窗,同年而来吗?

拓展这些人脉, 为的是消息的灵通, 在信息不发达的大楚, 想要信息共享,那必须是要结识很多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除了文会诗会, 肯定就是各地的书院了。

只要进入书院, 就可以让很多人成为自己的同窗,在入仕前打下厚实的基础。

陆文年纪轻轻, 既然他擅长数术机关, 书院里的才子们就认为他诗文定是薄弱,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为陆文诗文薄弱,戴申就是其中知情人。

当初陆文入学的考教就是他亲自主持的,若是没有在之前就了解陆文,那次的考教,陆文无异是完美的,可惜陆文是什么样的人,已经在戴申心里有了印象。

每个学子入学,一般都要有人举荐,即便没有人推荐,也会自荐,陆文是有陆子轩的介绍,书院自然向陆子轩简单了解过陆文的情况。

陆家村来青山书院的人也不少了,而且陆家在朝还有人为官,若陆文只是一般的陆家子弟,戴申也不会那么为难他。

只是经陆子轩解释后,戴申还是让人去调查了一番,陆文的种种作为确实让他不喜,说陆文妇人之仁吧,可他在有些事情上非常果断,说他有武人的习性吧,他又非常细心,总之陆文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