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我阿娘性情温和,吃亏是必定的,那时她是我母亲,也是别人的妻子,我又以什么立场为她说话呢?。”

陆方听完陆文的解释唏嘘不已,不过见陆文小小年纪就把婚姻分析得这样透彻,不禁问道,“难道书里还讲这些道理吗?你这些话,比大人都看得清楚,真是入学了,什么都会了!”

陆方不得不承认,以前都是陆文听他的,现在反倒是他听陆文的了。

不过他也没丧气,毕竟连陆大伯在很多事情上,其实已经都听陆文的了,可见是陆文已经渐渐开始支撑门户。

陆文也没清闲几天,陆方去三叔祖家继续学徒后,陆大伯带着陆水进城打零工,而他又回到族学中继续他的学业。

大家一个村的,陆子轩也听说了有人向武氏提亲的事,还小声的和他谈论此事。

“虽说我们大楚鼓励生育,把女德不嫁二夫等字段都作废了,可那都是对平民百姓的约束,以你的聪明才智,日后定是能出仕,若是有个再嫁的母亲,会影响你的声誉!”

陆子轩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递给陆文,“我大手大脚惯了,没有什么存钱,这是今年的压岁钱,没有多少,就是我的一点心意,先忍个几这几年,待你大些,闯出了名声,多的是给你送钱的人!”

经过上次与韩选从交谈以后,陆文对大楚的文人墨客圈有些了解,这圈里的人大多都是花钱如流水。

可很多人并没有产业,虽然有像他外祖父那样卖妻的,但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劣迹,那些人到底是拿什么做为生计,陆文就不清楚了。

陆文隐晦的把武氏父亲的情况和他的疑惑,对陆子轩问了问,让他给自己解惑。

如今陆文能问陆子轩的东西已经很少了,见又有帮他解惑的机会!陆子轩还挺高兴的。

“若是之前,我怕是不能给你解惑,但我今天却可以给你讲讲。上次我大哥归家给我讲了一些青山书院的情况,让我记忆深刻。

他跟我说青山书院只分三种人,一种是特别有才华的人,类似你这种一点即通的。

还有一种是极其有权势的人,这类人大多都是官宦子弟。

另外一种人就是剩下的所有人,而这些人最后若不是有奇遇,最终都会泯然于众人。

所以文人墨客圈呈现两种极端,一是出手阔绰极其富豪。另外一种人是特别穷困潦倒,生活都无以为继。”

陆子轩见陆文惊奇疑惑的神情,笑着又继续说道,“这并不奇怪,大楚文人虽然不多,但做官还是极难的。出仕的人大多出自于极其有才华的那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