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外面浓雾弥漫。
姜凌出门没受到阻拦,穿心也不知去了哪里,他走了一路看到大雾里,隐约出现建筑的形状。
虽然他看不见,但是感觉周围总是有魂体环绕。
他极力忽视这种不适感,打算打探打探地形,以便逃跑的时候最快找到路线。
脚下是小青砖道路,前方是一条曲折的梅花灯游廊,瑞兽祥云的屋檐下,一张小横桌前坐着个穿水蓝旧旗袍的女人。
同时空气中响起二胡的声音,音调干涩苦闷,拖长的尾音又高又尖锐,好像一位老者死前吊着的一口浊气。
他甚至能闻到厚重棺材板,散发的陈年腐朽气息。
姜凌向她走近了,看到对方死白的脸,还有眼角流淌下的血泪,拉二胡的手指指甲空空,指尖血淋漓的。
他迅速收回了目光,垂着眼睛看地板,径自往前走。
周围看不见形体的是普通鬼魂,这能看到的一般都是怨气深重的厉鬼。
走到游廊尽头下了台阶,脚下的感觉瞬间不一样了,面前的雾气消散了许多,他能看到地板上的形状。
灰色的地砖上刻有五六米宽的古纹,像是几个难以辨别的古体字。
在姜凌面前有两条分岔路,左边是对影成荫的夹道竹林,右边是流水潺潺的无边镜面水池。
他略作思索,凭直觉走向了左边。
两边的竹林尖端指向道路中间,长条的阴影投在地面,而且有生长、延伸的趋势,越来越低,越来越靠近他……
姜凌脚步不禁加快,他看到了前方摇晃的红色灯笼。
“呼”一阵阴风吹过来,竹林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他本身体力就不太行,这跑了一路心跳更加快了,等到了那不知名的门院前,才堪堪平复了急促的呼吸。
头顶的一排红灯笼轻轻摇晃,墙上黄色的影子交错。
墙上的灯影开始叠加融合,忽然灯笼在眼前晃过,底下多了个佝偻瘦小的黑色影子。
一个身穿绣花衣裳的老婆婆,从里面走了出来。
“年轻人,你要到哪儿去呀?”她面容慈祥,皱巴巴的脸笑起来。
姜凌一打眼觉得这不是鬼,更像是某种精怪。
他后退了一步,道:“你……是什么东西?”
老婆婆脸色变得板正,纠正他道:
“哼,我是灯花婆婆,在这里活了几百年,专门为迷惑的新生鬼魂指路,只需要付出一点点报酬。”
姜凌心念一转,问:“那您一定知道很多事情吧?”
“无所不知,只要你付得起报酬。”
“我想知道怎么离开这里。”
灯花婆婆惊诧地看着他,“什么……你想回到阳间?”
姜凌点了点头。
“我在这里当差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真是奇怪,竟然有鬼想回到阳间,等着魂飞魄散!对了,你可有得到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