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一开始没察觉到这点,还以为是她们不着急,或者不打算给儿子选妾,直到墨竹提醒了一下,说出她的猜测,青璃才明白过来——原来大家都以为自己会让胤禘尽收美人啊?
于是,八月初一请安日这天,青璃就笑意吟吟地看向惠贵妃和荣妃三人:“本宫看这届秀女的资质不错,难道你们都不心动,不打算给皇子府上添新人?”
四人面面相觑,惠贵妃试探出言:“太子殿下的枕边人,皇后娘娘莫非全都定下了?”
青璃端起彩绘桃花枝茶盏,轻啜了一口君山银针,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胤禘不急。太子妃,本宫心中已有候选,再观察观察,就能定下。”
荣妃有点难以置信:“娘娘竟不打算为太子殿下选妾?”
太子已有十七岁,后院却干干净净,连个通房侍妾都没有。原本妃嫔们以为是皇上皇后眼光太高,看不中小选入宫的包衣宫女,就连通人事的侍妾都打算选八旗贵女。可如今看来,却是皇后娘娘希望太子国事为重,莫要沉迷女色?
青璃理所当然地点头:“胤禘的四个哥哥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青璃此话一出,瑜妃、宜嫔和郭嫔哪怕尽力压制,失望的情绪也爬上脸颊。
她们有此变化,是因为那拉氏和郭络罗氏,这一届都有不错的秀女入选,分别是瑜妃的亲侄女,还有宜嫔和郭嫔的堂侄女。
这两位秀女,虽然家世够不上太子妃的位置,但姿容俏丽、才情出众、仪态优美。两位秀女都背负着家族的期望,想进太子后院搏一搏。对于家中的这点打算,瑜妃、宜嫔和郭嫔当然一清二楚,也万分支持。
可没想到的是,皇后娘娘压根就没打算给太子选妾,家族的计划未始即终、胎死腹中。但皇后娘娘已经有了决定,她们是万万不敢多言的。
与之相反,德妃突然振奋起来,跃跃欲试:“皇后娘娘,那太子殿下的人事宫女,可是从包衣中挑选?”
青璃微微颔首:“不都一向如此吗?”
德妃愈发兴奋:“娘娘可已有人选?”
青璃漫不经心:“没有,明年再说吧,等胤禘满十六周岁,虚岁十八时再看。”
德妃心中有谱了,恨不得现在就回去给家中写信,让族里的适龄女子全都参加明年的小选,万一走运被皇后娘娘看上了呢?
不仅是德妃,其余嫔妃也都盘算着,自己相熟的包衣世家里可有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