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片里,熊猫如同猴子一样,脖子上套着铁链,在欧美的街头表演。
或者是套着项圈,成为欧美贵族的“宠物”。
还有更残酷的,只有一张熊猫皮,旁边站着得意洋洋举着列强的西方猎人。
【比如巨儒艮,曾经救了欧洲探险家的性命,换来的是欧美人只用了27年,导致全部灭绝。】
在两百年前,北太平洋寒冷的水域还栖息着一种巨大的海牛——巨儒艮,也叫斯特拉海牛。
巨儒艮体长能达到10米,重量在5-10吨之间。巨儒艮的寿命很长,可接近八十多年,是海洋第一大的哺乳动物。它体型巨大,性情温和,是一种海洋类食草动物。
巨儒艮生活在白令海峡,在那里曾经与世无争,非常亲人。
1741年,俄罗斯著名探险家维图斯·白令探险队遇到海难,困在白令岛——白令海峡、白令岛、白令海都是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
当时,白令探险队险些全军覆没,就在弹尽粮绝之际,他们发现了巨儒艮:
“哦,我发现了新的生物!”
探险队用铁钩去抓捕巨儒艮,第一次见到人类的巨儒艮毫不反抗,被抓上岸,成为了探险队的口下食物。
探险队靠着巨儒艮填饱肚子,活着离开了白令海峡,回到欧洲社会后,对外大肆报道巨儒艮好抓捕,好食用。
维图斯对着媒体介绍:“巨儒艮的脂肪厚度达到10厘米左右,味道像杏仁油,真是绝顶的美味!”
“它的皮毛还可以修补船体,脂肪可以做油灯照明,大块的肉成长途航海的储备食物,骨架可以卖给收藏家当作象牙的替代品!最重要的是,温和无害,很好捕捉!”探险队靠着巨儒艮的消息,不断地接受采访,还把带回来的巨儒艮的残躯卖出去发了一笔横财。
于是,渔船、商船一批一批的来到白令岛附近的海域,大量捕杀巨儒艮,连幼崽也不放过。
巨儒艮身形巨大,但是繁殖艰难,族群也不过几千只而已,短短27年,血腥杀戮不断在北太平洋上演。
直到1768年,最后一头巨儒艮被杀,从此巨儒艮彻底灭绝。
【顺便说一下,因为儒艮喜欢顶着海草游泳,常被海边的人类误以为是长发的美人鱼。现代科学家认为,美人鱼的原型是儒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