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尤其是说给太平公主听得。
太平公主一愣,脸色不自在起来。
她,果然还是不如母亲,自幼在皇室长大,民间的苦难见得太少了。
【李汝珍借武则天来为中国的女子出气,不仅在第四十回 极力描写他对妇女的德政,而且在其下文重点铺陈他所设想的男女平等的选举制度,提出了女科举,说女子“灵秀不钟于男子,贞吉久属于坤元”,有了“女学士”、“女博士”、“女儒士”;】
【李汝珍还为武则天起拟乐“十二条恩诏”,各种福利,真希望让武皇看到。】
武曌哈哈大笑:“朕看到了!”
“这女科举不错,朕听到了!”
女学士,女博士,女儒士,品级都被人定好了,很好!
【虽然李汝珍也有一些局限的地方,但是在那个时代实在难能可贵。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反对男尊女卑的“大逆不道”,这本书也被清廷禁了。】
这时轮到李隆基嘲笑别人了:“清朝的皇帝不行啊,动不动禁毁书籍,这可真是不得人心!”
李亨看了看父亲,想到了一系列后世各种父亲的诗歌。
但是再看看后世的皇帝,似乎天幕也没说错。
李亨闭了闭眼:罢了,后世的皇帝太差劲,比这种皇帝优秀也不值得骄傲。
日后他做了皇帝,一定能做得更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已经是19世纪!19世纪了!】
【当我们的邻居和敌人从曾经连文字都没有,迅速诞生了一系列的世界名著时,我们华夏的文人还在沉迷腐朽的封建享乐,还在想着娶公主然后三妻四妾、想着女子无才便是德。别说跟西方比,跟唐朝老祖宗比都差远了。你的人生,没有点更高的追求了吗?】
明清的文人开始反思。
曾经,他们眼界拘泥于□□这一片熟悉的地方,以为外面的世界都是不如自己的偏僻小国,但是现在看到天幕介绍才知道,外面,别说西方,就是邻国也在飞速发展。
而他们只知道汲汲营营于功名,只知道关心女子女色,的确太过狭隘了。
当然,依然有顽固者对天幕的批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