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9年,明葡走马溪之战,明军战胜;
1604年,明荷澎湖海战,明军不战而胜;
1633年,明荷料罗湾海战,明军战胜;
1639年,明荷湄洲岛海战,明军战胜;
1635年,明英虎门之战,明军胜利,英国赔偿2800两白银——这个虎门,正是清朝“虎门销烟”的虎门。在清朝屡次赔偿西方国家时,谁能想到英国曾经也是给华夏赔款的国家?
1661年,明荷台湾之战,明军胜利——这场战争主要是郑成功作战,这时的郑成功被赐姓“朱”,也叫“朱成功”,在台湾发行了一种“朱成功”的银币,显然是非常忠于明朝的。
【西方的文化入侵在明朝是失败的,是因为明朝的对外战争没有输过。】
明朝,虎门,将士们还有些懵。
将军葛征奇挠头:“跟我们打仗的不是荷兰人吗,原来是英国人?”
“就是那个逼迫清朝签订《南京条约》的英国人?”负责后勤的官员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关注的赔款,大声道,“2800两白银太少了,我记得《南京条约》让清朝赔偿了2100万两!”
葛征奇先是被这天价数量惊了一跳,紧接着暗道不好。
“这英国如此狼子野心,而且颇为富庶,这2800两白银,恐怕只是让他们暂时退却!”
虎门之战源于英国商队烧杀了当地的帆船,还抢了30头猪,十分的蛮横,虎门炮台先是鸣炮示警,英国商队自己也觉得生意无法进行,找葡萄牙人来中间说合,明朝海军强势用火箭火炮攻击,英国商队这才同意赔款退去。
虽然当地官员给崇祯皇帝写得战况很精彩,明军骁勇,但是葛征奇自己知道情况。
虎门,连炮台都是刚建立没几年,守卫处简陋的像是小乡镇,而且本地的士兵等英国海船来到面前都没发现,后来作战的是广州海防当局派来的水军。
虎门的现状,应付商队或许可以,应付天幕出现过的那种铁皮舰艇的军队完全没实力!
“不行,我得给朝廷写明这虎门海战的真相。”葛征奇怀疑,皇帝现在完全不知道虎门这边的真实情况。
“越级报告,恐怕会惹怒上官……”副官提醒道。
“有亡国的危机在,谁还顾得上。”葛征奇苦笑。
当今圣上,可是天幕明确点名的“结局一根绳”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崇祯是年号,如今正是崇祯十年!
【万历三大征虽然打空了大明的国库,但是没有输;】
【对葡萄牙、对荷兰、对英国的海战死伤无数,依然没有输。】
咕咕的语气严肃起来。
虽然经常觉得皇帝们拉垮,少数明君,大部分昏庸的花样百出,但是华夏古人在事关民族大义上从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