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重视法家,但朝堂之上什么人都有,也有儒家等擅长文的淳于越等博士,现在得知后世没有大秦文人的名字,嬴政顿时看着淳于越等人的视线更挑剔了。

淳于越:“……”

陛下的眼神就差直说:天天只知道说他这说他那,倒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啊!

“博士”这个官职从战国时期就有了,主要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等,总的来说:负责文化教育类。

但是他们没让大秦的文才青史留名,说明博士这工作,还没“小说家”做得好!

想想一直不被看在眼里的小说家,淳于越憋屈。

这种街头巷尾的琐碎之言竟然也能在后世扬名,他儒家竟然不能,这是耻辱!

刘彻也发现了大汉在这里没有名字:“我大汉呢?”

刘彻就差站起来在天幕的字体上扒拉几l下,怎么看都没有大汉,失望了:“我大汉的诗歌和赋竟然没有名字?”

汲黯安慰道:“秦朝也没有。”

“大秦多少年,大汉又多少年!”刘彻不甘心,愤愤然之后猛地看向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大声训斥,“你们真是让朕太失望了!”

司马相如:“……”

这熟悉的压力又来了。

可是陛下,天幕提到过他的“赋”,也提到过“汉赋”!

司马相如委婉提示,可是刘彻就是不满,没能排在唐宋前面,他还是觉得不够。

总之一句话,都给他卷起来!

【不仅仅是文化,甚至还有民间的风气,战国末年的风气一直影响了秦汉。】

【战国末年,因为各国公子喜欢“养士”,这里的“士”不是后来的文人、士大夫,是游侠之类的人物。于是养成了一种民间风习,即游侠与货殖富者广布。】

【从战国末年,已经经常有王侯将相常起自民间。游说有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有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

嬴政听着这些熟悉的人名,眼里闪过一丝追忆。

这里面有他至今仍然重用的,比如王翦。

也有他非常仰慕,可惜生不逢时的,比如战神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