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骨科医生“要扛得起大腿,摇得动手钻,锯得了长骨,扶得起身板”。在外行人看来,骨科医生干的就是“工匠+力工+裁缝”的活儿。但骨科医生不但需要力气大,还需要精力充沛,很多手术一场就是几个小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

【还有给骨头打钉子的,据说著名的武打明星因为多次骨折受伤,体内多个钉子,过安检时都要被怀疑携带武器。】

【不过这种大家千万不要私自尝试,这些钉子都是特殊材料,在人体里不会生锈的,如果是普通钉子,那只会让你死得更快!破伤风很致命的!】

古代的骨科大夫听到给骨头打钉子立刻激动地站起来,这样一来,岂不是那些断了骨头很严重的也可以续起来?

可是紧接着就被“不会生锈的特殊材料”难住了,不由地望洋兴叹:“看起来也是金属,怎么就不会生锈呢?”

宫中的太医们同样是如此感受。

哪怕皇宫已经有天底下最好的药材和其他材料,这种在人身体里不会生锈的金属钉子,还真没有。

“还是差太多了。”

“原来工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医学……”

太医们第一次重视起工业来,而有些因为糖尿病足导致瘸腿的贵族还以为自己瘸腿也是骨头问题,闻言羡慕道:“若是骨头断了很严重还能用钉子钉起来,那岂不是瘸腿都没有了?”

“医学果然很重要!”皇帝们一想到天幕提到过的普遍短命,集体都重视起来。

哪怕不是为了在民间的名声,为了自己健康长寿,也得重视!

【这些黄色的是医疗垃圾,大家千万不要碰哦!】

【前面提到过,建国初期许多地方诊所因为不更换针头,导致许多人传染了乙肝。其实还有地方上有村子里因为一个人献血,医生没有更换针头,导致全村人患上艾滋病的。】

【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手术刀、针头,甚至是毛巾、纸巾,医疗器械都要及时清洁和更换,做到一人一套。我们现代正规医院基本都是如此,古代没有酒精但是会使用烈酒和火焰灼烧消毒,不过论效果当然还是提纯的高浓度酒精更好。】

朱元璋立刻来了兴致,问起宫中的太医来:“酒精炼制的如何了?”

“陛下,按照天幕之前放过的提炼酒精的法子,现在的浊酒已经清了许多,而且能提炼出少量酒精。”太医回复道,“就是不太稳定,量太少了,军中也不够用。”

大明的优势,在于粮食酒种类已经比汉唐时期更丰富,烈酒度数也相对高了一些,提纯起来更容易,因此发展的也更快。

朱元璋高兴道:“方向是对的就好,加大研究力度!”

太医:“是!”

“这个酒精是造福民间的法子,朝廷的力量有限,民间的商人倒是可以鼓励自己研究。”朱元璋想了想,在制造酒精上难得大方起来。“太医可以与民间的医者一起交流技术,尽快让民间普及。这酒精,毕竟比那什么人参灵芝便宜。”

太医欣然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