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体堂宅仁医会”只有名医内部知晓,对外人而言并不出名,他的医书也还没有写完 怎么会说得是自己呢?

直到天幕把地址、会规全说出来 徐春甫惊讶地抬起头来:“这 这是我的仁医会?”

“不是你是谁!”徐母拄着拐杖出来 看着儿子语气骄傲 “我就知道我儿一定能青史留名 你给穆贵妃也治好了病 还在整理从秦汉以来的医书

都是值得史书大写特写的事情!”

徐春甫微微一笑 表情含蓄 依然没有多自得。

就如同当时治好了宫中太医都治不好的穆贵妃的疾病 嘉靖皇帝授予他太医院御医的职位 他依然更喜欢在民间行医。

徐母看着儿子如今的名医风范 忍不住想起儿子儿时体弱多病的模样 颇有些感慨:“你小时候体弱的读书都会累倒 我经常担心你养不活 没想到我儿不但能好好活下来 还能如此有出息 母亲也就放心了。”

徐春甫想起往事 同样感慨:“让母亲操心了 是儿子不孝。”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因为自幼体弱多病被迫弃儒从医 反倒是成就了自己在后世的名医之名。

徐春甫低头看向手中的医书 只是不知 他耗时十多年亲自编纂的这本医书在后世又被如何评价?

恰好 天幕也提到了他的这本书。

【徐春甫在习医过程中 发现古今医书典籍浩瀚 尤其是以往印刷术不发达只能手抄 辗转抄刻 讹误严重 决心对前人医著进行整理。他从《内经》入手 对秦汉以来的230多种医学方面的重要典籍进行校正 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数十年 最终编成医书《古今医统大全》】

【该书概括了明代以前的重要医学典籍和医学成就 影响深远。流传到海外后同样很受重视 比如日本医家在许多重要医学著作中 大量引用该书内容。】

【至今医界仍公认《古今医统大全》是一部“融古通今、博大精深的煌煌巨著” 将它列为华夏医学史上十大医学全书之一。】

嘉靖皇帝被天幕多次批评后 已经不再磕丹药。

但是修道长生之心不死 正在嘉靖皇帝求而不得时 发现自己身边竟然就有被后世大夸特夸的名医徐春甫 瞬间惊喜。

这仁医会虽然跟他没什么关系 但是医书很有用 有这样一本厉害的医书 多培养几个厉害的太医 他岂不是可以活得更长久!

天幕虽然证明了丹药不能长生 但是天幕也说了 发达的医学技术可以延长寿命 这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