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哀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还年轻的弘历简直要气疯了!
“抢了大清的生意,还敢利用朕做生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弘历气得把笔墨纸砚全砸了,差点把书桌上的名画也给扔了,拿起来一看,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可不行,他重新放下了。
【这还没有结束。】
【大清的陶瓷产业被英国人抢走后,丝织品行业又被日本人抢走。】
大清与日本对外做丝织品行业有一个重要的原料贸易:生丝。
但是日本能后来者居上取代大清,在于与大清处理蚕茧的方式不同。
大清,或者说是华夏自古以来因为儒家和佛家的观念,不杀蚕,等待蚕长大后破茧而出,手工抽取蚕丝进行缫丝,到清朝末年依然是这种原始的缫丝方式,贩卖到欧洲后需要进行二次缫丝,增加了欧洲商人的成本和工时;
而日本人以及当时的欧洲人,处理蚕茧,会杀死蚕。
甚至不会等到蚕长大。
他们会在蚕茧恰好的时候,不会关心蚕长多大长得如何,直接把蚕蛹放入烘箱中,将蚕杀死,这样缫丝的质量更高,欧洲人买过去后可以直接开始使用。
【其实当时欧洲已经有了机器缫丝,大清并非不知道,也有进步者要求引入机器缫丝,被拒绝了,理由是会导致手工业者失业,抢夺旧式行业的饭碗。】
【但是新事物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珍妮纺纱机刚刚问世时,也曾经遭遇过旧式纺织工的打砸,但是你个人的力量,能抵挡时代的浪潮吗?】
【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商鞅被车裂,但是抵挡不了大秦一统天下。】
【大清不接受新事物,认为“不义”。但是日本接受了,并且迅速取代了大清。】
日本学习的华夏的养蚕业丝织业,但是并不在乎蚕宝宝的生命。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如饥似渴吸收着西方的先进工业,烘箱、缫丝厂在日本迅速发展,日本丝的质量越来越高,短期内快速超越了清朝的丝,成为最受欢迎的亚洲细丝。
除此之外,还有养蚕的技术。
养蚕和种植水稻,原本是无法兼得的,因为二者实在同一时间,4月到6月。这也就意味着,养蚕,就不能种水稻。
工业发达后,日本人开始给蚕施加化学药物,让蚕改在7月或者9月孵化,这样可以抽出有限的人口轮流忙碌养蚕或者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