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见到银子,眼前一亮:“成!”
大唐虽然没有银币,但是银子作为贵重金属,依然可以当做货币使用,叫做“银锭”,一锭50两,是长条形。这个时代还没有明清时期使用的碎银子银裸子,需要零用的时候需要自己称重自己剪。
客人给他剪了些的银子:“等等,我剪多了,你得再赔给我五十文。”
考生作为还没进入社会的学子,很听话的找隔壁摊位借了称,称重之后,把多出来的银两换成开元通宝,补给顾客。
等买卖结束,考生揣着银子,兴冲冲回去到友人面前炫耀:
“你看,我把我那假羊皮袍子又卖出去了!”
友人看着考生眼底青黑的模样,猜到了什么:“在哪卖的?”
考生:“嘿嘿,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我去鬼市卖的。”
友人头疼:“你确定不是又被骗了?”
考生取出银子,笑得得意:“不会吧,我都赚到银子了。”
友人看着那银子一皱眉,伸手:“给我瞧瞧。”
考生把银子一拿出来,友人就觉得不对劲:
“这银子,成色不对啊?”
考生死活不信自己又被骗了,友人只好带着他专门去银铺找人检查。
银铺的掌柜拿着银子一掂量就发现重量不对,再敲了敲听声音,最后还给书生,眼里带着好笑:“这是铅锭。”
书生:……
很好,又被骗了,而且又赔出去五十文……
“后世的书生,果然有点傻。”
桑弘羊和东郭咸阳几位商人看得津津有味,这样类似诈骗的小手段,其实就是造假,很早就有了。
“学子竟然这么好骗,大汉太学里的学生不会也这么好骗吧?”刘彻想得比较多,一想,就有些停不下来了。
今天一连出来了两个学子被骗,太学的学子不会也这么天真吧?
那他花国库的钱养一群傻白甜学子有什么用!
“看来集市之事十分有必要。”汲黯表情严肃地上谏,“在商人手中受骗,总好过在匈奴人手里受骗。”
一言既出,刘彻和主父偃等人齐齐讶异地看向汲黯。
还以为这位只会直脑筋不讨喜的上谏劝人,原来还会这么弯弯绕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