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有灵感了!
小二激动地快速呈上笔墨,还有一块长长的木板。
在唐朝,因为诗歌兴盛,酒楼都有诗板、诗壁的存在。诗板是刷好油漆的木板,可以提供给客人写诗,写完就会挂在酒楼里给众人参观;诗壁就是一面特意留出来的空白墙壁,给客人自由发挥,类似现代的留言墙。
李白借着酒兴,肆意挥毫,天幕仿佛也成了他的背影音,继续讲述着这首诗的背后故事。
【与后世儒家对商业的排斥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与商业紧密联系,并不是单纯的排斥。】
许多儒学大师本身就关注商业发展。
孔子学生中,比较著名的商人有子贡,先在鲁国做官,后来加入从商的队伍。
所谓“陶朱事业,端木生涯”,陶朱指的是陶朱公范蠡,端木就是指端木赐子贡,后世商人把二者当做是儒商的鼻祖。
孟子同样重视商业,主张“通功易事”,也就是提倡互通成果,交易产品,彼此学习。
孟子还提倡取消关税,这同样是有助于商业贸易繁荣的政策,放在现代这样的理念也很实用;
荀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证社会应该有专业的商人,“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
他还主张公平贸易,反对商业欺诈,要求商人有公平的经营理念。
到秦汉时期才开始出现商人“其人甚可贱”,在后期商业和商人的地位起起伏伏,但都被限制诸多,士大夫投身商业再也不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景象了。
明朝时期,知道朱元璋重本抑末政策的朱棣偷偷去看朱元璋。
不知道天下商人知道先秦时期连儒家都不是那么反对商业会如何?
不知道父皇又会如何对待那些可能有意见的商人?
还是强势镇压吗?
朱元璋的心毫无波澜,他连海禁都解了,再解除重本抑末算什么。
大明的天下才是最重要的,在江山社稷面前,哪怕是老朱自己的脸面,也没那么重要。
只是看到老四鬼鬼祟祟的眼神,朱元璋一脸嫌弃。
别人的儿子那么英明神武,像李渊的儿女,都那么优秀,自己的儿子怎么这么猥琐!
“老四,闲的没事干就去抄天幕。”朱元璋面无表情,给朱棣立刻安排了事情。
朱棣:好吧,老父亲又生气了。
不过这个态度,看来有戏?
【在学派林立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代学派也不止百家,除了耳熟能详的儒墨兵法,还有一个从微观经济角度探讨经营管理问题的学派,商家学派。】
【商家学派,也称“货殖家”或者“治生家”,自成独立学派,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这个学派,以白圭、范蠡为代表,后来被司马迁称呼白圭为“治生鼻祖”,这里的“治生”意思是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