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药中,硝石占57,硫黄占20,藜火药中,硝石占50,硫黄占25。】

【晚唐时期,硫与硝的配比为1:1。

宋朝已经增加到1:2和1:3,后者的配比更为科学,已经接近现代的黑火药,这也代表着黑火药正式进入北宋国家军队装备系列,并且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李世民等人大喜。

“感谢天幕!这配比太详细了!”

赵匡胤也很高兴。

这相当于给了更详细的实验过程,制造起来更加方便。

但是很快,赵匡胤就笑不出来了。

【宋朝发明了厉害火器,也没能抵挡住内部的软弱与外部的攻击,最终火器便宜了元朝。】

【来自草原的蒙元大军得到如此利器,所向披靡,大杀四方,从亚洲一直杀到了欧洲,成立了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疆域!】

成吉思汗面前就摆放着一把突火枪,拿起来把玩着,想着这把火枪射杀过的敌人,笑了起来:“火器的确很好用,感谢大宋。”

火枪搭配战马,非常好用!跑得快,杀得多,征战天下小菜一碟!

元世祖忽必烈表示:祖父说得对!

朱元璋冷哼,对于天幕夸元朝颇为不满,他的面前同样摆着许多火器,其中就有随他打天下的火器,比元朝时期种类更多,杀伤力更大。

朱元璋摆弄着火铳:“大明的火铳比蒙元更厉害,最终还是把蒙元赶回了草原。”

下面的儿女与大臣看得一阵阵紧张。

看着朱元璋不太愉悦的脸色,生怕他突然杀心大起,在朝堂之上大开杀戒来个“突突突”。

【元明之际,用竹筒制作的管状火器改为铜或者铁,铸成大炮,被称为“火铳”。

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永乐年间,已经登基的永乐大帝朱棣:“朕的‘一窝蜂’比这突火枪更好用,可以多发齐射,杀伤力更强。”

正是因为“一窝蜂”,在白沟河战役中,朱棣率军把建文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明成祖时期的“一窝蜂”,可以同时最多发射32支箭,还有更多的多发火箭“百虎齐奔箭”,最多可以发射100支箭。

【但是很遗憾,宋明时期百花齐放的火器,到清朝不进反退。】

【明朝茅元仪的大型军事类书籍《武备志》记录了许多十分珍贵的资料,有杂家阵图阵法、火器兵器、军阵军资,还有几乎绝迹的《郑和航海图》,在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