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时期,丁缓正在叮叮当当的做被中香炉。
走马灯只有特殊的时节才需要,他生意最好的还得是被中香炉,大夏天的,做得热汗朝天。自己热也就罢了,他一家都是匠户,妻子儿子也都做着工匠的活,累得衣服贴在后背上,头发贴在额头上,湿漉漉的一看就难受。
丁缓心疼妻儿,索性抽出时间,做了一具七轮扇来扇风降温。
这一下,一人扇风,满屋子凉快起来,全家人都受益。
儿子正夸他:“爹爹真是厉害。”
妻子也含笑看着丁缓:“你父亲就擅长这事,不然怎么那么多贵人请你爹做东西呢。”
丁缓不善言语,挠了挠头笑了笑,正要埋头继续干活,就听到天幕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丁缓一愣,有些不可置信地抬起头。
妻子比他先反应过来:“是在说你!还有你的七轮扇!”
丁缓抿了抿唇,腼腆地笑了笑。
儿子高兴道:“爹,我们以后的生意肯定会更好!”
【可惜,七轮扇如今已经失传了,只能通过史料的文字猜测七轮扇,不知道它是否与现代的螺旋桨或者是现代风扇有没有关系。这也是古代的常态,把工匠当做仆人使唤,把工匠辛苦的发明当做“奇技淫巧”,我们不珍惜,自有别人珍惜。】
一席话,说得天幕下众多工匠齐齐沉默了。
是啊,虽然名义上说“士农工商”,看起来工匠仿佛比商人地位高点,实际上不过是为他人做工。
贵人只把他们辛苦钻研的活计当做“小道”,好一点的给点钱打发了,恶一点的看上谁家技术直接抢过去也不是没有。
匠人能怎么样,怎么斗得过贵人,还不是任人摆布,要么卖力气,要么卖命。
不止后世,在墨家尚存的秦朝,墨家人同样沉默了。如果不是天幕出现,表现出对墨家的重视,恐怕他们也会沦落成为工具人。
墨家曾经也是显学,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政治诉求,有自己一呼百应的首领和遍布天下的门人。
但是墨子去世后先是墨家内部的分裂,随后是各国的战争,死伤无数之后,一统天下的秦朝更重视法家,楚墨和齐墨根本不愿意为秦始皇效力,也让剩下的秦墨沦为帝王的工匠。
墨家巨子感激地看向天幕:还好有天幕,重新唤起了始皇帝对墨家的重视,剩下的楚墨和齐墨也想开了,纷纷汇聚咸阳,才让墨家重新兴盛起来。
【无论是指南针还是陀螺仪,带给西方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
【不断优化后的指南针,让西方走向了大航海时代。】
曾经的西方海船,走不出太远。
后来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依赖的航海技术几乎全部来自海外:从华夏传入的指南针,从□□的独杆三角帆船发展而来的大三角帆技术等等。
再加上当时的欧洲皇室对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的渴望作为动力,欧洲国家相继迈出了勇敢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