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垄断的香蕉,是卡文迪许香蕉,果皮更薄,不耐磕碰,一点磕碰都会让卡文迪许香蕉外皮变黑、果肉腐烂,所以成熟之前就得采摘下来,到了销售地区再催熟。

最重要的是,二者的口感天壤之别。

“如果大麦克的口味是哈根达斯级别,那么卡文迪许的口味就是超市里廉价的冰激凌而已。”一位作家愤怒地吐槽。

美国人还创作了一首歌曲:《是的!我们没有香蕉》。

为什么大家都更喜欢大麦克香蕉,而且它也更耐储存,却被卡文迪许香蕉垄断了市场呢?

因为大麦克香蕉,已经灭绝了。

20世纪40年代时期,南美洲香蕉种植园里的大麦克香蕉遭遇了枯萎镰刀菌的真菌感染,随后东南亚、澳大利亚都开始出现真菌感染,直到全球。

枯萎镰刀菌有长达一年的潜伏期,人们以为做好了隔离防控时,枯萎镰刀菌已经蔓延到了整个香蕉园。

从1940年到1960年,短短20年,仅仅洪都拉斯、苏里南、哥斯达黎加三个国家就有超过4万公顷的香蕉树被感染,除了连根拔掉,毫无办法。

果农哭着砍香蕉树:

“完了!全完了!”

“香蕉没了,我们吃什么啊!”

“我们用什么活下去!”

【香蕉对华夏而言,只是一种普通水果,没有它还有别的水果。】

【但是对于缺少蔬菜的非洲国家,比如莫桑比克而言,香蕉是重要的维生素来源,也就是说,香蕉其实是他们的主食之一。】

电视剧里,或者新闻里,网友经常能看到非洲人采摘大串的香蕉抱回家吃,当时还有许多人感慨“不愧是非洲,这么多香蕉吃真幸福啊”。

其实,香蕉是他们的“菜”,而不只是水果。

非洲人去种植园采摘香蕉就跟我们去菜地采摘大白菜差不多。

经常有华夏人教授非洲人种菜的新闻传来,网友只会笑着说华夏不愧是种菜大国,在哪里都能种菜。

但对非洲人的意义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意味着他们的维生素来源又多了一种,或者说很多种。

【农业对于华夏而言,不仅仅是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对外援助产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农学家、农业学者和农学生出国教授种地种菜,中东沙漠地区、非洲地区,包括欧洲美洲也会有技术的交流。】

天幕上,衣着朴素、普遍晒得黢黑的农学家、农业学者和农学生,风尘仆仆从跨国航班上下来,立刻得到了他国领导人的热烈迎接。

他们在机场拉着巨大的横幅:“欢迎华夏专家前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