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纸张制作方法命名为蔡侯纸,也让他在天下再次扬名。
哪怕已经天下闻名,蔡伦依然激动到声音颤抖:“臣愿意!”
“还有前朝的《氾胜之书》,我也准备公布之后,让大家一起研究改进,你若是对农学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邓绥说到这里时,眼睛看向茫茫天空,仿佛透过天空看到了另一个时空。
这本农书成书于西汉晚期,便宜了东汉,可惜,西汉汉初的帝王们再优秀,也看不到了。
大臣们眼前一亮,让大家一起研究改进,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
谁家中没有几个要出仕但是又够不到推举标准的,这个农书,不就是机会来了。
邓绥微微一笑,对着群臣道:“诸位同僚,可要一起尽心尽力,千古留名的机会我给了,你们愿不愿意留名就得看你们自己了。”
“臣等定不负太后所愿!”
大臣们齐齐俯身拜倒。写个劝农书都能青史留名,他们也督促过农桑之事,完全有这能力的嘛。
“先祖有‘云台十八将’,我朝虽然不是开国朝,没有开国将领,但是对有功之人一样重赏。”
邓绥的政策不止一条,听起来对大臣们都是很大的奖励:“仿造天幕,在长安铸造一条长廊,挂上名人画像,百姓都可以献花欣赏。”
蔡伦这时却唱反调:“太后,依臣所见,不妥。”
大臣们齐齐怒目以对:你个阉人,又想干什么!
邓绥:“为何不妥?”
蔡伦:“纸张太脆弱容易风化,不如还是立石刻雕像。”
石刻也不容易被人偷走。
邓绥轻笑出声:“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大臣们立刻眼神柔和起来:“对对对,纸张太珍贵,臣觉得用石头就挺好。”
邓绥轻轻点头:“那么第一批,就让工匠打造三圣塑像,也让百姓瞻仰一下三圣的风采。”
“至于后面谁能成为第四人,就看诸君的努力了。”
邓绥身体微微往后,看着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也不阻止。
天幕说,从西汉末年小麦就造就了一系列的世家豪强,贯穿了整个东汉,甚至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她知道,这些种小麦的世家豪强家中一定有地,有技术,与其在民间寻人,首先得从他们手中挖出田地来。
就像天幕说得,技术再好,农人没有田地有什么办法,最后还是便宜了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