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没有地位的妾室,奴仆,主人还可以随意更改名字。好听点叫“如意”“富贵”,不好听点叫“牡丹”“梅花”,这跟给猫狗随意取名“花花”“旺财”有什么区别?这就叫没有姓名权】

名叫如意的妾侍原本以为自己受宠,一下子被打醒了。

如意如意,如的是她的意吗?如的是夫君的意!

一大批内宅女子痛哭起来。

所谓的恩宠,真得是宠爱吗?

妻,通“齐”,一开始是指地位与夫君齐平,哪怕后来对女子约束变大了,最起码还能在家中并立而坐;

妾,为“立女”,当家里的主人主妇吃饭时,是要站在一旁伺候的。在有些规矩森严的大家族,不仅是主人主妇,哪怕是主妇生的孩子,妾也得站着伺候。

妾侍不能进祠堂,不能进族谱,各种关于家族的重大活动都没资格参加;

妾侍生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庶子庶女”的标签,从小时候就要接受“嫡庶有别”的教育,教导他们要服从自己的嫡子兄长,要帮助他们管理家族。

甚至,妾还可以被送人、被发卖。

卖妻儿会被唾弃,但是买卖妾侍被当做文人风雅,没有人去问问被卖的妾侍愿不愿意,有没有觉得这种行为很风雅。

【你看男子,出生时有乳名,有大名,加冠后有字,家谱或者其他历史书都是完完整整记全姓氏名字。】

【而女子,哪怕做出贡献,哪怕是贵族出身,也不过是个某某氏】

长孙皇后突然一愣。

对啊,后世人会知道大唐的平阳昭公主叫什么名字吗?

大唐的公主在史书上,会跟男人一样留下全名吗?

还有她自己,史书上会写她是大唐皇后,还是一个简单的长孙氏?

——如长孙皇后所想,平阳昭公主没有留下名字,长孙皇后贵为皇后,史书同样也没有记载她的名字。

可能有男人会说是为尊者讳,怎么没见把皇帝的名字都给避讳?

平阳昭公主只留下了封号“平阳”和谥号“昭”,名字不详;

长孙皇后同样名字不详,史书上只记载了文德皇后长孙氏。

她的哥哥长孙无忌被记全了,后人根据“长孙无忌”猜测她叫“长孙无垢”,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她的小字观音婢也不是专门记载她,是记载李世民的生活时提到李世民叫她“观音婢”,顺口一提。

武则天在给自己取名“则天”之前,也没有名字记载,“媚娘”也是后世编造。

而大唐,尤其是唐初,女子的地位已经比后世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