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偶尔从刀斧缝隙里流露出的一点怜悯完全不值一提。
苏格兰猜测这应该是乱步的一个普通朋友,如果顺着这个小说家查下去,或许能扒出乱步过往的生活轨迹。
苏格兰抬头看了一眼书桌前的乱步,黑发青年揪着头发,紧皱着眉头,看着非常苦恼,这幅样子实在和一个精明的指挥家相去甚远。
他真的很想知道,乱步究竟出身于怎样的家庭,又经历过什麽样的过往,才会变成如今这幅模样。
苏格兰没有打扰乱步,静静地把小说里的短篇故事都看完了,在翻开乱步那篇手稿之前,苏格兰已经有了点预感。
苏格兰觉得乱步模仿不来这位织田先生的作品风格是很正常的,毕竟文本也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乱步身上完全没有颓废感,简直就和正常的开朗青年没什麽区别。
但当苏格兰翻看乱步的手稿时,他发现自己的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
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乱步的作品,那就是:不知所云。
前后情节贯通不上不说,角色还时常说一些是似而非的话。
苏格兰实在忍不住,打断了乱步的冥思苦想,问:“乱步,这个罪犯为什麽要杀掉他的妻子?”
乱步理所当然地说:“因为他的妻子同时出轨了一栋楼里的三个男人,但他不知道是哪个,不过他哪个都打不过。”
苏格兰发出了灵魂质问:“那这些为什麽没有写在书稿里?”
两人面面相觑,乱步终于在苏格兰严肃的视线下意识到,很多内容如果不真实写出来,别人是不会一眼看出来的。
他在写故事的时候,下意识地将自己代入书中人的视角,也认为很多事实都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这算是一种乱步想象中的理想世界,但对读者来说就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了。
乱步捏着钢笔,撑着下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从前乱步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成年人都和他的父母一样,聪明、善良、像太阳一样耀眼,比少年懵懂的乱步优秀很多很多,能一眼推理出很多乱步想不到的东西。
但从他离开乡下老家,在外面的世界不断碰壁之后,他就意识到,成年人并不和父母所说的一样美好,也不像父母描绘的那样聪慧敏锐。
后来有人告诉他,他们一家是和普通人并不相同的,是超越这个群体应该被追捧崇拜的天才,也理应在更宽广的地方散发光彩,而不是窝在乡下那种小地方当什麽无能的警察甚至家庭主妇。
而普通人全部都是庸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相同的愚蠢、虚伪、像是一团腐烂的泥沼,时刻扯着遮盖的光鲜茅草,生怕流露出一点不堪,在社会里假装直立行走。
乱步不喜欢长大,曾经也不想成为大人,他还没有来得及从父母那里知道希望乱步成为什麽样的大人,就已经丧失了探讨这个问题的机会。
但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乱麻,哪怕是乱步也无法避免在其中随时被抽走、掺入另一边攥紧套牢。
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