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实在是哭笑不得:“人无事就好,他受了惊吓,等他归朝我自是要好好赏赐他一番的。”
“封狼居胥,马踏阴山,李靖之功绩比之卫霍都是毫不逊色的,赶紧吩咐下了,早早做好太庙献俘的准备,只要一捉到颉利他们也快归朝了。”
李世民放下信纸:“仗打完了,这善后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抚恤阵亡士卒家眷,免赋税徭役,至于抽调兵源之州县,免除一年赋税徭役。”
“其次是有功之人,这个一时半会倒是商量不出个大概,得等李靖回来再说。”
“我们该回去了,去迎接我们的大功臣!”
李世民目光炯炯,归心似箭。
————————————
贞观四年四月,凌烟阁。
今日的长安可以说是这么些年以来最为热闹的一天,上一回这般的景象应该还是武德四年的李世民一战擒双王班师游街长安的时候。
因为今日,那个叫所有百姓憎恶不已的突厥汗国,那个曾经一直挡在长安上空的阴霾终于是烟消云散。
颉利被俘,四夷称臣,这是何等的荣耀?
李世民在顺天楼慷慨激昂一一陈述颉利罪状的话语,颉利痛哭流涕狼狈谢罪的模样,大伙可都还牢牢记在心中呢,只消是一眼,便是永生难忘。
长安上下热闹非常,此刻的凌烟阁也是同样的。
说起来,这凌烟阁杜怀信来的次数不算很多,但是他对这个名字却是不陌生的。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所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怀信也是听过的。
杜怀信一边笑着接受同僚的祝贺一边瞧着自己的位置,等他入座后才惊觉自己的位置居然能恰恰好瞧见他右手侧边的颉利和突利。
突厥一朝覆灭,颉利成了个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李世民很是大方,对待阶下囚也并非折辱之态,虽说颉利的日子也算不得好过,但是李世民到底在吃食上也没有亏待过他,今日的宴会李世民也大手一挥特许颉利突利以及各个抵达长安贺喜的酋帅四夷君主参加。
杜怀信拿起手边的酒杯作势喝了一口掩住了唇边的笑意。
叔侄两个估计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二人再度相见,居然会是如今这个局面。
虽然都是臣下,但突利投靠得早于突厥一事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出了力,再加上这个人想通了之后就跟朵交际花似的,与如今朝中的大部分官员关系都不错,所以他今日倒是满面松快怡然自得。
反观颉利,坐立难安,面色惨白难看,瞧着是早早到了可偏偏身前的小事和酒是一动不动。
可惜了,今日这酒还是挺香的。
杜怀信咂咂嘴颇为遗憾地想着。
“上皇、陛下、皇后到——”
终于来了,杜怀信下意识放下酒杯跟着众人起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