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此时便好像真的换了个人似的,浑身气质一变,虽然出生官宦世家,也做了三年的皇帝,可一旦他换上耕地的衣物时居然不显半分突兀,就仿佛他从来都是耕地长大的农家子一般……不,还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农家子可不会有李世民这样的俊俏脸庞和挺拔身姿。
众人低声惊叹,他们不敢置信地瞧着李世民游刃有余的动作,瞧着他清晰地分辨着五谷的认真神情,简直叫他们都觉得欣喜不已。
“你不是说是做样子吗,哼,我就知晓陛下从来不会敷衍我们的,如何,你不是向来仗着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觉得很高贵吗?这会你可心服口服了?”
“这瞧着是练了好些日子的吧……实在是惭愧啊。”
“不过嘛,这些大臣瞧着就不如陛下了,哎,那个动作不对!”
李世民循声望去一边随性地杵着锄头站立一边朗声道:“哪个人,何处不对?”
“最前头距离陛下最近的那一个,握的姿势不对。”
李世民笑了笑:“来人,赏绢帛一匹。”
话落李世民侧首看去语气中多了些幸灾乐祸:“记玄龄的名字一次,谁做的最不好便拿出五个月的俸禄发放在场百姓。”
左右是忍俊不禁的同僚,下方是兴奋议论的百姓。
房玄龄闻言抬眸,在这理应庄严肃穆的古礼上对上了李世民自得的目光。
什么庄严肃穆,都已经这般热闹了……看着李世民勾唇拿过绢帛亲自走去递给那个出声的百姓,看着百姓欣喜地将目光黏在李世民身上下意识凑近的举动,看着逐渐被百姓包围在内的李世民,房玄龄摇摇头轻笑出声。
一直这么热热闹闹地领着所有人走下去,该有多好。
第142章 冲突
最终不过是房玄龄承担起了所有罢了, 不过“坏事”过后到都是好事了,裴寂倒台,不单单是李渊搬出太极宫的日子要提上了日程, 这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也终于能给李世民最为信任的房杜二人了。
如此下来三省之中的官员几乎完全是李世民最为核心的一批下属了, 处理起政务来也是能更加放开手脚方便了许多。
比如……他一直想要推行的五花判事。
“五花判事?”
“陛下倒是取了个好名字, 不知陛下具体是想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