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尽力争取的时间终究还是比不得窦建德西进的速度快。
如今王窦二人联手。
窦建德携新胜之威,士气高涨不提,在兵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唐军。
而唐军呢?
客场作战,路途千里,将士思归,久攻洛阳不下,可以说是一支完完全全失了士气又疲倦不已的军队。
两厢对比,唐军看似没有半点优势。
本就颓丧的士卒再也无法忍受,唐军内部比第一次更加激烈的班师之议瞬间爆发。
李世民看着被他紧急召集的将领,第一次便主张班师的人不用提,便是连先前替他劝说李渊的封德彝也倒戈了。
其实也不怪他,毕竟这看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不仅如此,自随军以来便不掺和李世民决议的萧瑀也是面有忧色。
这几人均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唐军久战兵疲,前有坚城,后有窦建德虎视眈眈,处境危险,何不退守新安再行商议?
但这也不过是班师的好听的说法罢了。
届时退守新安看情况,看着看着便往长安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反对班师的也不是没有人。
李世勣的副将郭孝恪率先出声:“王世充早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除了投降他还有什么选择?”
“既然窦建德此时来援,诸位焉知这不是上天灭亡这二人的预兆?”
这话里的狂妄与自信让在场所有人为之一振。
有觉得他是在说大话的,嗤之以鼻。
亦有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的,默默点头。
郭孝恪却没有管这么多,他只是看着李世民坚定道:“我军若驻守虎牢,伺机而动,必能破敌。”
李世民勾唇,他知道这是郭孝恪给他的承诺,绝对站在他这一侧的承诺。
随着郭孝恪的出声,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李世民抬眸望去,果然是他特意带上的薛收。
就见薛收先是向在场众人作揖,而后慢条斯理地分析道:“王世充为何能与我军相持那么久,无非便是因着他占据东都,府库充足,麾下兵马不仅有江淮精锐,更有骁果军。”
薛收的声音沉稳,很容易便能让众人沉下心来认真倾听。
薛收见状满意一笑:“王世充唯一的缺陷便是城中缺粮,正因如此,我军才能将其围困,求战不得。”
“窦建德此行,不仅是为了救援王世充,更是想要一道吞并唐郑两军,他远道而来,军中必皆精锐。”
“若是让窦建德与王世充合兵,则河北之粮便能解了王世充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