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像是感受到了什么,挣扎地抬首,果然见着李渊与李建成二人缓步走来。
眼见李建成略带不忍,李渊目若寒霜,他在心里不住的思量,越是生死关头,他越是冷静。
告饶是无用的,他必须胁迫李渊放过他。
李渊特意令百姓围观他被斩,就是想出一口恶气,但若是运用得当,借势反过来逼迫李渊呢?
李靖呼吸一紧,来不及思虑更细,身体快过脑子,已然冲李渊大吼起来。
“唐公兴义兵,是为天下大计,怎可因为私怨便杀我泄愤,唐公此行如何向天下百姓解释!”
人群中骤然便炸开了锅,争执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
李渊面色难看,环顾四周,到处是犹疑不定的眼神。
“李靖说得有理。”
李建成凑近李渊,见局势似有逆转之想,终于敢对李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低声提议。
“李靖此人不可杀!”
一道骑马奔驰的身影自远及近,百姓纷纷让路,看不清骑马的小郎君的样貌,却都听清楚了小郎君说出的话。
李世民利落翻身下马,顾不上自己衣袍褶皱,沾满尘土,直直跪在李靖身前,替李靖挡下了李渊不悦的视线。
李靖下意识抬眸,就见一个年岁并不大的郎君将他护于身后,令人感到分外安心。
“李靖忠君,何错之有?”
李世民说着,直视李渊,半点不退。
“若说有错,错也不在李靖,而在这昏庸无道的陛下。”
“我李家是为匡扶正统而来,怎可因小事而丢大义?”
“大将军分明有言在先,不得滥杀无辜。大家看得分明,入长安以来只处死了十余个贼首,缘何今日执意要杀李靖?”
“必定是大将军受了小人蒙蔽,这才做出错事,还望大将军收回成命。”
李世民没这么傻,当街指责李渊令其下不来台,而是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一个不存在的小人头上,他已经搭好了台子,李渊骑虎难下,想必不会拒绝才是。
虽内心犹有对李世民的不满,但李渊的面色还是好看了不少,他心知肚明今日已然杀不了李靖,既如此顺着李世民的话往下走,如今成了最好的选择。
李建成下意识挪开目光,不敢再看李世民据理力争的模样,内心五味杂陈。
李世民好似从来不惧顶撞李渊,从来不怕这么做的后果,同样都是嫡出的儿子,说好听的是仁厚,可实话便是他在李渊面前从来都是怯懦的。
这一刻,他莫名有些羡慕李世民。
“是我糊涂了,险些被小人蒙蔽,铸下大错,”李渊叹气,似无奈似后悔,“既然今日你替他求情,李靖,便到你的麾下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