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皇帝,王莽心中的成见与不满, 也一点一点磨去。
这一夜, 王莽十分兴奋, 直接连夜开始抄写四书五经,他很想看看,多少张纸能承载下四书五经的内容。有了这些纸张,他复兴乡学的事情, 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王政君听说皇帝送了一车纸给王莽,脸上露出了奇异的表情, 想笑又强忍着的那种,最后古古怪怪道:“就说我儿不是那种狠心之人。”
先前王氏在皇帝的逼迫下节节败退,许多人虽然不知道汉宫中出现天幕的事,却也觉得王氏怕是要失却圣心,从此一蹶不振了。可是王莽被派去复兴乡学,如今又送了一车纸过去,似乎又透露着完全不同的讯息了。
后面宫女听着太后这话,心中不太赞同,皇帝做事,和以前的风格完全不同,如今送了王莽一车纸,不是因为他不狠心,而是因为有别的谋算罢了。以前的皇帝,是个简单的人,心思很容易被人摸清楚,可是现在的皇帝,却没有那么容易让人猜到他想做什么了。
不过……宫女转念一想,如今的皇帝,比之前更为勤政了,而且似乎聪敏了不少,应对朝中那些老臣,也是游刃有余,那些人在皇帝手下根本走不了几个来回。大汉朝臣几乎换掉了一半,许多都是皇帝亲手提拔上来的新面孔,这是一种新气象,似乎预示着,大汉又要再现盛世了。
而刘彻呢,当别人还在为新出的白纸疯狂的时候,他的心思,已经放在了别的地方了。
这大半年来,他温水煮青蛙一般的调整了官制,吸取了不少从天幕听来的经验,将朝中的职务进行了划分,也划出了工刑兵礼户吏几个主要部门,一些别的事务杂务,也重新进行了规划,如今的朝廷确实是要清爽许多,听官职名字也能听出这个官职的大致工作。
如今天下还算安定,前几个月进行了连续地救灾事宜,终于把灾情熬过去了,没有受灾的地方,也终于迎来了一次收获,新收上来的税填补了国库的一些空洞,但是还不够,国库虽然缓过来了一些,但还是捉襟见肘。这样的情形,难以抵御更多的天灾了,可是天幕说,西汉末年天灾不断,以至于政局都动荡了起来。
刘彻坐在案几前,皱眉深思,还要如何让大汉富强一些?富是强的基础,只有百姓多劳动生产,才能让国家更富,也才能更强。
刘彻想起宋朝的富裕程度,想到每年收上来的七八千万两白银,他就馋的流口水,也冒出了鼓励工商发展的想法。
不过在思虑之后,刘彻还是暂时放弃了,倒不是因为“重农抑商”的想法在作祟,而是他想起了天幕说的“生产力水平”,天幕说,清朝最后的变化更替,就是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刘彻虽不知道后世的历史,却大致看出来了,宋在唐后,明又在宋后,清在明之后,而唐是历史上的巅峰,那就意味着,许多技术与手艺,都在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了宋时,才能有那样的商业盛世,而大汉前面,只有一个短命的秦,生产力水平还是够不着发展商业的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