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还是老祖宗最会养人, 李倓这几年做出来的政绩,令李豫也刮目相看。
李豫轻轻叹道:“三弟, 这就是以后一直要做的事呢。”
李倓微微顿了顿,又笑了, 道:“那样也好,日子能多许多趣味。”说着, 他往后一躺,头枕在双臂上, 道:“现在想想当年的日子, 也就是日日打马喝酒, 逛园子之类的,诗会我又不太乐意参加……实在是没甚趣味,不像现在,不知道老祖宗会给咱们派何任务, 又会遇到何种奇葩的人与事。”
李豫听得出,李倓是真高兴, 也是,他那种本性跳脱的人,本就喜爱新鲜事儿,喜欢刺激和挑战,倒也符合他的性子。
这日,李世民在处理政事间隙小憩,正睡梦中时,突然听到一声洪亮的撞钟声,顿时惊醒,有些迷茫地问候在一旁的高力士:“哪个庙里这时候撞钟了?可有消息递进来,是哪位高僧圆寂了?”
高力士一脸莫名:“大家,并未有寺庙撞钟之声啊。”
李世民定定地看着他两息,神智才逐渐清醒起来:皇宫附近并未有大庙,若是寺庙钟声,也极难传到宫中来,那如在头顶炸响的钟声,不是现实中的,也不像是梦中的,不知来自何处。
李世民在床上呆坐了片刻,悟到这是提醒他,他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是时候,要做一些安排了。”这几年里,李世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时间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没多久,李世民便召众臣商议,准备立储一事。
朝臣们都悚然一惊,几年时间,能参加早朝的人,面孔绝大多是新的,大家已经默默接纳了,如今的皇帝是太宗临世一事,也习惯了太宗这个好领导。
现在,皇帝突然想起立储一事,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吗?
但这事儿还不能问皇帝,皇帝做事,旁人可没资格问原因。
于是,朝臣们错愕之后,纷纷说起了自己觉得适合的人选,很快朝臣便分为两派,一派是提议复立李亨为太子的,请辞太子之位后,李亨这几年表现很不错,特别是在拉拢河北士子方面,因为当初恩科时,他对河北士子帮扶不少,后来又与陶冕一直保持着关系,河北士子们便天然倾向走忠王的路子。大唐一百多年里,河北士子吃够了朝中无人的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