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知不会?天幕还未讲罢了。”
“曹吉祥的下场要比石亨惨才行。”
“如何惨?石亨好歹还有后,曹吉祥连个后都没有。”
……
其他人都在关注石亨的死,只有赵匡胤注意到石亨以他自比,顿时觉得恶心到了:“此等叛逆贼子,也配与朕相提并论?”
待冷静一些后,赵匡胤慢慢领悟到,后世对他发动的陈桥驿兵变,并未多加指责,不然石亨不可能以那次举事自比。这令想要好名声的赵匡胤,顿时心情大悦。叛乱夺位,本是大逆不道之举,要被天下唾骂的,可后世之人并未横加指责,反而隐隐有赞赏之意,这是为何?
思索良久,赵匡胤终于得一点灵光:一切还要归于“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夺大周皇位,本是违逆之举,但他当皇帝后,比大周皇帝做得好,大宋比大周要好,百姓便认可他夺位是对的!创立大宋,使社稷安定,万民休养生息,后世之人便认可他的功勋,也不认为他陈桥驿兵变是应该被唾骂的事了。所以,一切最后都要归于“民心”。
思及此,赵匡胤忍不住咧嘴笑起来。得位不正是他一直以来的心病,如今天幕的解说,令他看到了一个“洗白”自己的绝佳途径!若大宋能如汉唐一般,开疆拓土,开创盛世,那么陈桥驿兵变就不再是他的“黑点”了!
赵匡胤独自乐了许久,待收敛后,突然想起,天幕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被俘二帝”“被迫南迁”等语,甚至还出现了“南宋”,可见宋未能立下比肩汉唐的功勋,甚至一直羸弱不堪……
想到这里,赵匡胤顿时心口一窒,他的大宋,到底发生了何事?!天幕能不能讲讲他的大宋啊!
【石亨被抓后,令曹吉祥感觉到危机十足,虽然朱祁镇没对曹吉祥下手,但朱祁镇在大臣李贤的点拨下,逐渐领悟到,夺门之变其实是石亨、曹吉祥、徐珵的投机之举,目的并非是推他上皇位,而是为了借机铲除于谦这样的政敌,好上位掌权罢了。朱祁镇对曹吉祥等人的态度,自然没以前那么热络,这让曹吉祥一党生出了危机之感,于是谋逆之心大起。】
【别的太监当监军时,趁机和将帅拉关系、捞财物,曹吉祥喜好特殊,他爱收集降将和异族勇士,多年来也是蓄养了一批武夫,其中有不少蒙古人。另外曹吉祥还豢养食客,就如春秋战国时,各国贵族门下的谋士一般。这些人的存在,都昭示着曹吉祥的野心。曹吉祥的侄子曹钦,是曹吉祥十分倚重的亲戚,他们叔侄二人还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后代当皇帝的,冯益就说,魏武帝曹操是东汉宦官曹节的后代。1】
【于是,曹吉祥叔侄便觉得有了前例,曹钦更是野心膨胀,想要成为“曹操第二”。石亨被抓,曹钦感觉朱祁镇倚重的锦衣卫指挥使逯杲,盯他们盯得很紧,十分害怕自己成石彪第二,于是密谋与曹吉祥里应外合,废黜皇帝,自己上位。在起事前夕,曹钦大摆宴席,点兵点将,大肆厚赏,但有人将此时泄密给吴瑾,也就是之前在朱祁镇御驾亲征时,战死途中的第二代恭顺伯吴克忠之子。吴瑾立马告诉孙镗——之前在京师保卫战中立功的将领,二人一齐赶赴皇宫,却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