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涵山开车送她,前往附近的农科院种植基地。不论中年老年,一群农业学家都翘首以盼,等在基地里,看见车来了,纷纷兴奋起来。
“叶小友!”“叶同志!”
和叶祝余最熟悉的唐教授抢在最前面,“小鱼,上次你培育的抗旱品种,逆向分析出了一段基因,你看看新合成的种子……”
其他人愤愤:又被抢先了!
叶祝余从唐教授的实验组出来,面前早就排上了队,都是上一周根据成果有了逆向突破研究成果的研究学者。
他们看着叶祝余的眼神,像渴了许多天的旅人,终于看到了水一样。
陆续对照解决完种子培育问题,叶祝余回头看看一直跟在身边的一组研究员,好奇地问:“科学院现在能确切捕捉到灵气存在了吗?”
这周新拿出了怪模怪样仪器的研究员,笑的很腼腆,“叶同志,现在还不行。不过我们进一步精确仪器后,确实在你‘施法’时,发现了周围一个数据指标有微弱差异。我们会继续努力。”
以科学研究灵气,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叶祝余也没想到,他们真能研究出数据的区别。
——也许未来,就能以科技捕捉到灵气了呢。
但这显然需要时间,或者新的天才降临。叶祝余不是炼器师,对仪器科技一窍不通,如何把灵气和植物结合,才是她的本行。
给研究员们道了声加油,叶祝余离开基地路上,路过唐教授的实验组。
有个研究员的失落抱怨声飘进了她耳朵,“我们还研究这些有什么用?未来肯定是灵气、是修行的未来了,随便一个法诀就能催生制造出这些神奇的植物,我们却要用几十年、上百年!”
叶祝余微怔。
唐教授难得冷脸训斥了学生,让他出去冷静几天。抬头对上叶祝余怔怔目光,唐茹一叹了口气,走过来,“抱歉,学生钻了牛角尖。”
叶祝余摇摇头,“唐教授不必道歉,这个变化的时代,有什么想法都正常。您怎么看修行和科技的关系呢?”
“我?”唐茹一看向远方,笑了起来,“我觉得都很好。更早有能抗旱产量高的粮食很好,更早有能治疗大家疾病的蔬果也很好。袁老、王老……他们用一生研究积累成果,我们在巨人肩膀上,走向未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嘛。”
“出现了灵气是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更快速的方法,我们可以用。用快的是为了结果,用慢的技术慢慢分析,分析灵气影响植物的原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灵气变化如何使用、如何用科技达到条件,是为了我们的后辈也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往前走。这也是很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