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山北麓·神农山分山二号·祝余苗圃,叶祝余不追求独特的设计,一切以为植物打造适宜的环境为基础。
二号农场形状像个巨大的回字, 改造后与其说是大棚,更像是植物园才有的巨大温室,比三层楼还高一点,足够承载绝大部分植物。
玻璃穹顶和保温外立面效果极佳, 天穹能打开直接放阳光透入。科技检测仪器和辅助的照明灌溉在这里随处可见,科技还是很方便的。可以挑选的补充照明灯还没安,针对性灌溉系统藏在土地一个个隐藏起来的网格中心, 到必要时候才会弹出来。
放眼望去,整个温室显得空旷无比。
中间用玻璃隔开了魔气栅栏所在区域, 加了封顶,避免万一出现恶劣天气,影响植物生长。旁边有各项监控污染数值,也像是独立出的一间实验室。
魔气栅栏就在正中央,从农场任意方向都能抵达。叶祝余回头看了眼,蒲公英结出种子,像一片银光闪闪的云,正在风中摇曳。
风轻轻吹走了几颗新生的小伞形种子,看起来颇有金属质感的种子,轻盈地飘向不远处,以微小的身躯覆盖这片魔气污染的土地。
有的被中心深邃黑色的魔气吞噬,挣扎片刻,光芒还是暗淡了下去,湮灭成齑粉,消失不见。也有的没有飘得那么深,只是稍稍往里推进了一些。
魔气逐渐被削弱,占据范围缩小,正给了蒲公英趁机压上的机会。种子刚落到地上,肉眼可见地迅速发芽,深深扎根向下,在黑沉沉的沙砾般土地上,长出新的绿色。
部分适应力极强的蒲公英,能够在沙漠环境里生长繁衍。叶祝余选育种子时,选的就是荒漠蒲公英和自家在魔气污染后枯萎环境下长大的蒲公英,杂交诞生的二代种子。加上特殊催化法门,灵植银边蒲公英,也具有着这样的特性。
魔气影响下退化的土壤虽然不是沙漠,但情况更糟。皮实易活的蒲公英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长势喜人。
除了还是容易在灵气匮乏的环境里蔫吧,一切都好。
装在中心小温室里的检测仪器,清晰显示着里外污染浓度。
最早对这里采样得到的严重超标数值,已经慢慢降到略微超标的状态,依然有毒,但不至于极为严重。
明明没有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科技处理,污染程度却在慢慢下降,这让参与二号农场建设的部分科研人员惊奇不已。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是蒲公英吸收了污染物,部分沉积保存,部分分解成其他物质了?不不,有几种物质是之前证明没法用植物处理的……如果能研究出这项技术原理,我们对污染治理将产生重大突破!”
负责推进农场建设的管理局,只是无奈笑笑,尽量安抚住激动的学者们。
类似的话,他们这些天已经在医疗署/科学院/农科院等许多地方,都听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