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发完货,按每人交上来的活结计件工资,大家都喜滋滋的。
过了六月农忙,七月能歇口气,来叶家帮忙干活的人就更多了。
特意选了手脚麻利爱干净的几个人在院子里,负责初步包装套袋子和抽真空袋。院子外面贴标签、按类分拣打包装箱,仔细麻利就行。
人一多,快递打包起来速度就快多了。早上采摘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全部装箱,只等快递拉走。
村里来做工的奶奶婶娘们当天能拿钱,虽然不多,最多几块钱,做得也很高兴。多多少少算下来,甚至能比一年一亩地赚得多呢。
有人还嫌工作有点少,想让叶祝余“别那么累”,她们来负责采摘收获。
大棚是不可能让外人进去的,叶祝余也就笑笑。叶妈妈很好地接过话头,问起村里的新生意。
从六月底县道修路工作启动,庙山村仅有的十多户人家里回来了好几个儿孙辈,都是在附近打工的,直接上修路队去。
县道修路离庙山村最近,刘村长本来挺想拉来盒饭的生意。可惜近是近,修路搞得压根没法送,人是还能走,车硬走也行,但汤汁菜色肯定洒完了。
最近田麦开快递车运货,怕颠坏了菜,都是从隔壁县绕过来的。
一个生意不成,小钱书记出了新主意。
修路一部分人在工地住,但也不能一直这样住。庙山村离得近,环境又清静,各家都有挺多空房,拾掇出来就能住人了,村里的民宿又开了起来,路口原本破旧的农家乐招牌换了新的民宿广告。
不过住的人不多,也就租了两三间,工地上工头或者来的领导半夜能睡个好觉。
刘村长和村民们挨个谈过,不做饭的不行,家里不干净的也不行,这两点基础上,想赚民宿钱的轮流安排,免得有人说不公平。
绝不能去硬拉已经住下的客人,给安排过去了,能不能下次还想住过来,就是各家自己的事了。
嗯……村里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这主要是针对杨六叔的抗议。
“给钱给的爽快,还夸咱们这风景好菜也好。等修完路了,要带家里人过来玩呢。”
冯妗子说着又有点发愁,“我过年做的腊肉都给你们买完啦,昨天还说客人吃着好吃,催我想买。最近这天气,可怎么做腊肉腊肠啊?愁死我了。”
冯妗子家里就她一个,没参与民宿,但吃过一次她做的腊肉腊肠,客人们都更想吃她的。算下来,是村里民宿之外第二赚钱的了。
“瞧你说的,赚钱还不好啊。”刘奶奶笑眯眯的,数好钱拉着儿媳妇回家,“不跟你们聊了,家里多养了一群小鸡仔,闹腾得哟,我得赶紧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