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舍不得琪姐儿珉哥儿, 他们一个十岁, 一个才七岁, 北边苦寒又不安全,不如留在京里自己带着。
两个小的却不肯离开父母, 他们住在胡将军府上,经常听胡爷爷讲外面的世界,一颗心早飞到草原上了,哪里还肯留在京中整日关在院子里。
三姨见状只能笑骂几声小没良心的,多预备些皮毛和棉花给他们到北方御寒。
黛玉还找来工匠,教他们如何砌火炕和地龙, 包括修车换轴,给马套缰绳拖具都让他们学一遍, 万一遇到危险, 至少得会逃跑才行。
薛家那边又送了两辆马车过来, 要论对马车舒适性的研究, 没有比整年南北跑货的商贾更有心得了。
车上的坐椅是用竹条一层层编织而成的,再配上厚厚的棉垫子, 不仅舒适度极佳,还有相当强的减震作用。
全家忙了几天,在二月十二这天送走了吴彧一家,今年派往北方各处的将军有六人,校尉等军官二十多人,三十几家队伍一早在城门外集合,浩浩荡荡往北方而去。
吴彧临行前把家里托付给张绘张绎两兄弟,师父胡老将军托付给师弟兼连襟柳湘莲,老人家又看中了林生家的米糕,收到身边当关门弟子,倒也不至于寂寞。
一手教导到大的孩子飞出巢了,林海贾敏很是蔫了两日,三姨送走大女儿一家,就像魂儿都丢了一半似的。
黛玉就鼓动她去直隶开分店,湘云都提过好多次了,直隶离京城再近也有段距离,妆粉可以打发人来买,想洗头吃点心订制首饰就没那么方便了。
直隶那边的贵妇和姑娘们天天惦记着找机会来京城,就是为了能在轻妆铺体验一把。
黛玉给三姨出主意,直隶的店面最好弄大一些,在楼下修一圈石板路,她从作坊里调几辆自行车出来,让顾客可以提前体验骑车的乐趣。
三姨也不想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听说可以把自行车摆到铺子里,立时就来了兴趣,招来凤姐儿探春两位干将,跟贾敏一起商量开分铺的事。
见三姨恢复了精神,黛玉就想搬回山庄居住,省得司徒澈每天要城里城外两边跑。
就在他们要搬家的次日,太子妃发动了,用一天时间平安生下个小姑娘。
黛玉和司徒澈进宫参加洗三宴,见太子妃和孩子还算健康,这才放下心来。
太子妃见黛玉一脸紧张的给自己把脉,笑道,“不用担心我,糖糖个头小,我没遭多大罪,就是心疼孩子体弱,以后要吃不少苦头。”
黛玉笑着安慰道,“小姑娘五斤不算轻了,以后别拘着孩子,让她多动多吃,请太医教她打五禽戏,没几年就壮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