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是个对家事从不上心之人,每日只关心贾兰的功课,哪里还把其他人放在眼中。
听到自己连母亲的大寿都忽略了,他咕咚一声跪下,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看着小儿子,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她亲自养大的孩子有四个, 敏儿和元春是女孩子,她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在意看中, 这两个孩子反倒长得不错, 知书达理, 人也稳重, 不用她操半点心,如今反而成了荣国府的依靠。
小儿子和宝玉她是真心疼爱的, 说是当成眼珠子捧大的也不为过,结果如何呢,一个没用一个怯懦就算了,还凉薄得很,两府都在为她的大寿做准备,连迎春和探春都回来帮忙了,只她养大的这两个像没事人一样。
老太太闭目挥手让贾政出去,再不甘心也得承认,她不会养孩子,越是疼爱的越废物。
初三这天,荣国府悬灯结彩,大摆宴席,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
男宾在荣国府的正院开宴,女宾在大观园里,荣国府老太太不仅本身极有脸面,还是二皇子妃的外祖母,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便不亲来祝寿,也会有礼物送达。
贾敏和三姨一早就带着儿孙前来拜寿,帮忙接待世交的公侯诰命,连鲜少与外人结交的襄阳侯府戚太太都带着儿子前来祝寿了。
戚太太年近半百,长得慈眉善目,能看出年轻时是个大美人,戚公子才十二岁,瘦瘦小小一团,长得倒很精致,羞羞怯怯的有几分女儿之态,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
戚太太对儿子的表现无所谓得很,反正又不是她生的,丢人也是那个老杀才的事。
宝玉看到戚公子就想到早已故去的秦钟,立即将那份喜爱投影到他身上,主动问他读什么书,平时在家里都玩儿什么,两人很快混熟,手拉手逛园子去了。
黛玉只当没看见,随娘亲起身迎接北静王妃和乐善郡主。
等人都到齐了,里外两个戏班同时上演白蛇传,戏到中途,司徒澈奉旨赐下寿礼,又亲自给老太太拜了寿,被请到外院听戏吃酒。
太后皇后,德妃和宜妃也相继赐下寿礼,把老太太的脸面做得足足的。
司徒澈坐到中午就走了,到新府里转了一圈,才回到宫中复命。
皇上听了去祝寿的人只是一笑而过,着重问了襄阳侯府的母子如何。
司徒澈笑道,“不如何,戚太太看谁都凉凉的,对儿子也不算上心,一副置身事外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