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笑道,“太子不是有个周家出身的庶妃么,把她也降成庶妃,姐妹俩正好能做个伴。
至于新任太子妃,太子心中想必已经有人选了,就等他从山西回来,主动开口吧。”
第237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听皇上说太子心中已有人选, 太后立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太子这是出门一趟, 遇到喜欢的姑娘了不成?是谁家的?”
皇上扶正太后几乎要探过来的身子, 好笑道, “是山西巡府家的姑娘, 襄阳侯的重孙女, 襄阳侯传到孙辈只有兄弟二人, 长子戚建辉世袭二等男爵, 次子戚建耀从科举入仕, 于前年升任山西巡府。
戚建耀有一儿一女, 长子已经娶妻, 女儿是四十岁上得的,今年十四岁了, 打小读书明理,教养得舒朗大气,在随父亲巡视全省灾情,督促地方上打井自救时与涵儿相遇。
两人共事过一段时间,据随行之人说,相处得十分和谐, 涵儿对人家小姑娘也很是上心。
我已经传话给戚建耀,再把那姑娘留半年, 等涵儿回来看他的意思再说。”
太后点头道, “出身倒是没什么问题, 就是我记得戚家好像子嗣不丰吧?那姑娘都十四了还没说人家, 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皇上摇头苦笑,“子嗣这事我早看明白了, 都是在男不在女,先皇给我们兄弟指的正妻都是子孙兴旺的人家出来的,可我们兄弟的子嗣又怎么样了呢,除了老六老七生了两窝,我们前头几个兄弟家里只有小猫三两只,我有两子一女就算头一份了。”
太后轻叹一声,“都是命,不过子嗣少也有少的好处,你就不用像你爹那样老来受罪了。”
皇上笑叹道,“只有两个儿子还教养不好,那我得多废物啊。戚家姑娘是因为戚太太想把女儿嫁回娘家,戚大人不同意,夫妻两对峙起来,才把女儿耽误到了十四岁。”
太后闻言脸色一沉,“讨厌得很,总有那等蠢妇认为自己娘家是最好的,想着有娘家母亲照顾,把女儿嫁回去才不会吃亏。
她怎么就不想想,女儿的正经婆婆可是曾经的嫂子,这小姑子和嫂子就没几个和睦的,老太太再硬朗还能活过儿媳妇不成?到时女儿就得落到仇人手里,指不定怎么死的呢。
你这回得看准了,那姑娘可别像她娘一样蠢,前头的太子妃就是个蠢的,新看中的又有个蠢货母亲,万一她也是个笨的,难道还能把戚家打倒,再换一个太子妃不成?”
皇上从未想过内宅这些弯弯绕绕,听太后这样一分析,他也有些拿不准戚姑娘的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