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黛玉就开始代替司徒澈主持自行船的改造工作,工部和兵部的人只当没看见换人了,连称呼都没变,称黛玉为二皇子,反正跟她未来的实际身份只差一个字而已,不必计较那么多啦。
御史台的大人们比黛玉想象中的狡猾多了,谁不知道兵部拼掉家底也要把自行船弄出来呀,这时候弹劾主持改造工作的人,他们又不是活腻了。
黛玉的工作并不复杂,以她高中生的物理水平,以及常年维修农用机械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
工部和兵部的能工巧匠不容小觑,这么短的时间连滑动轴承都弄得七七八八了,他们最需要的是打开思路,只要指出方向,各种方案如同井喷一般,黛玉在他们面前就像个小学生,拿着画板不停绘制大家的奇思妙想。
半个月后司徒澈病愈,黛玉也没有回去的意思,两人边学边做,赶在年前终于研制出了让兵部满意的自行船。
量产军船是过完年以后的事了,两艘成熟的样船被运回宫里看管,皇上给所有参与研制改造的人发放了丰厚的赏金,几位领头的工匠还被授予了官职。
朝中官员对授予工匠官职毫不在意,谁要是为了七八品的小官斤斤计较得被人笑话死,造出自行船能极大提升近海的海防,赏个官职是那些工匠应得的。
这件事在民间却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朝的阶级排名从贵到贱是皇室,勋贵,士农工商,奴籍和贱籍不算平民,连统计百姓数目都不计在内。
工匠的地位仅在商贾之上,商贾还能用银子结交权贵,他们只能苦哈哈给人做工一辈子。
见到当工匠也有当官的机会,从此跻身士族成为人上人,不仅工匠快乐疯了,其他阶层也轰动了。
第204章 第二百零四章
在百姓的印象中, 当官是读书人和贵族专享的权利,与平民百姓一块铜板的关系都没有,听说当工匠还能被授予官职, 普通百姓欢欣鼓舞, 读书人却集体炸毛了。
他们寒窗苦读那么多年, 至今也没捞到一官半职的, 一群工匠凭什么能压他们一头。
更让他们不解的是, 朝中大臣竟没有一人反对, 一群举人秀才聚集在各地的衙门前, 向当地长官讨个说法。
各地官员直接亮出邸报, 上面明确写了授予官职的理由, 看到工匠是因对海防有贡献才被授官的, 大多数人都闭上了嘴。
倭寇的猖獗全天下无人不恨,若是工匠做出的新船能有效打击倭寇, 给个小官职还真不好说什么。
皇上还在跟六部尚书商讨工匠的待遇问题,朝廷的军备全要仰赖工匠打造,过去工匠归官员管理,也没人觉得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