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时间,黛玉把几个姐妹和全家都发动起来,此时也顾不上闺阁里正月不动针线的习俗了,又写信给已经到达广州的于姑娘,让她采购一批粤绣送过来。
给足针线房的赏钱,请她们辛苦半个月,家里女性长辈也过来帮忙,英莲和四季姐妹的女红技艺早已出师,手艺比唐姑娘还好上几分,珍娘和瑞娘也过来了,几个女孩儿一起帮她赶嫁妆。
黛玉和孔观主不大会绣,要论画花样子的本事全家难寻敌手,两人平时不喜欢这些,想让她们画个新鲜样子难得很,事到临头才老实了,每天也是忙个不停。
唐姑娘见林家上下为自己忙碌,感动得无以复加,她现在无法报答,只能把感激默默埋在心里。
唐家那边也在准备嫁妆,京城附近的田庄准备了两个,连同京里几个铺面的地契和伙计身契一并送了来,黛玉这时才发现唐姐姐不会看账,每天晚上还要帮她补习。
新年时只在除夕热闹了一天,其余时间家里都处于准备嫁妆的忙碌阶段。
穆太太打听到五皇子妃的嫁妆是八十九抬,他们准备的不能超过这个数,连太过接近都有可能惹得王妃不快。
最后贾敏决定准备七十九抬,把箱子做大一些,东西再装到顶,这样也不算少了。
唐姑娘直摇头说不用这么多,她亲娘的嫁妆家里都送过来了,再加上唐大人和几个嫂子准备的,凑够五十台就行了。
黛玉和穆月辉让她做嫁衣去,嫁妆是女子在夫家的底气,要用一辈子的东西,哪能凑活。
年十三那天,于六打发人从广州送来了几箱子粤绣,都被黛玉想办法塞进嫁妆箱子里,满满登登七十九抬嫁妆总算赶在灯节前准备好了。
元宵节当晚几家一起出行,乘船去运河两岸看花灯,五皇子派来迎接的人马昨天就到了,明天唐姑娘便要启程进京,这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晚的自由时光,等进了那深宅大院,下辈子命运如何就再不由自己了。
黛玉反复跟她说,进了王府只管把五皇子和王妃当主子伺候,万不可插手外头的事,尤其对政事更要能避多远避多远,哪怕他们死在外头,只当看不到就完了。
唐翠薇眼泪立时就流了下来,嗔道,“你放屁,我要是只想着保全自己,我还是个人么。”
穆月辉眼圈也红红的,拉着她的手道,“你听林翕的,只要你好好的,我们在外头准差不了。
我父亲说五皇子和王妃相伴多年,情深意重,还有个嫡子稳固地位,千万不要做那争宠的傻事啊。”
唐姑娘白了她一眼,“我是那等轻薄之人么?其实当侧妃也挺好的,家里外头都不用我操心,只管自己那一摊子,当个富贵闲人也没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