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家的资源, 只要资质不是太差, 林小公子未来必定也会走科举当官这条路, 一眼就能看到结果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抓周宴过后休息了两天, 趁着阳光正好, 又开始全家动员晒书晒被, 开库晒布匹毛皮和药材, 总之要赶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把能晒的都晒一遍。
去年因为不熟悉江南的雨季, 家中损失可不小, 书籍发霉了还好说, 只要不影响阅读就行,有霉点的布匹也能用在不重要的地方, 或是送到善堂了事。
药材发霉了就只能忍痛丢掉,再珍贵的东西也不能入药了,刘供奉的宝贝儿子刘凌小朋友是个药痴,那时很是哭了几鼻子。
刘凌长得白白净净,性子也有些温吞,习武天赋一塌糊涂, 对学医却极感兴趣。
尤其是炮制药材这方面,连庞叔母都说庞家百年以来都没出过如此有灵性的孩子, 打算再大几岁就送去娘家学习医术。
庞家是两江一带鼎鼎大名的杏林世家, 刘供奉夫妻听说儿子有拜入庞家正统的造化, 傻乐了好几天。
黛玉也替刘凌开心, 同时又想到家里的孩子多着呢,平时根着刘供奉上课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如请个知根知底的秀才回来教他们,没准能再发现几个天才呢。
贾敏正忙着铺子里的事,制作胭脂的原料更怕发霉,除了晾晒还要做好防潮工作。
出售的商品也不能用一阵子就结块变质了,尤其是轻妆粉这类贵重商品,二十两才能买到一盒的东西,过个雨季就报废不是坑人么。
想防潮还要在包装上下工夫,贾敏向经常合作的琉璃作坊下了订单,订制了几个蓝色描金牡丹的小巧妆罐。
罐口包上软木,扣上盖子后要做到严丝合缝不漏水,罐底垫一层吸潮的木炭,用透气的木浆纸包裹好,上面铺两层薄纱,最后再装入轻妆粉。
弄好新包装,又放到盛了水的大陶盆里测试了半个月,见没有任何结块变质的情况出现,三姨才大量订购琉璃罐,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换装。
听黛玉说要请先生教家生子,贾敏让她自己看着办,只要请的人来历清白就行,至于水平高低倒是无所谓得很。
黛玉直接去找张绘,他是成了家的大人,人面比吴彧和张绎两个孩子广多了,说不定会认识几个久试不中的落破秀才,自家的差事也没多重,正适合边谋生边读书。
她走进张绘的院子,见里面鸦没雀静的,就知道大姐儿正在休息,立即放缓了脚步声免得惊着孩子。
玉哥正在窗前给女儿打扇子,见小妹蹑手蹑脚的往书房里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推开窗子指着左边的小厨房,示意张绘在那里呢。
黛玉没想到张绘会进厨房,走进去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丫的正在糟蹋食物,把花生芝麻倒进研钵里一圈圈的磨,神情十分投入。
黛玉让莹楠把窗口的光亮挡住,发现屋子里突然暗下来张绘才抬头,见小妹正无语的看着自己,他笑出一口大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