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走进厢房站在乐清面前,气势分毫不让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正是要相夫教子,才更要读书增加底蕴学识,小孩子七岁前都是在内院由母亲教养的,见多识广懂得礼仪兴替的母亲,跟无知粗鄙的母亲,教导出来的孩子那能一样么?”
乐清被问住,他早已习惯了子嗣有出息就是父亲教导有方,没出息就是妇人太过溺爱所致,从未想过内宅妇人在教育子女方面起到的作用。
被黛玉点破其中关节,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可心里还是不肯服输,嘴硬道,“家母大字不识,开间豆腐店还不是把我培养成进士了。”
黛玉哼了声,“谁说不识字就没见识了,令堂一介女流能在市井里站住脚根把你养大,可见其本事不凡。岂不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没有她的经营,老先生你说不定连豆腐都没得卖。”
黛玉的话让在场众人愣住,反复咀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这句话,真如醍醐灌顶一般。
乐清愣愣看着眼前才到腰高的小家伙,喃喃道,“小东西有点内容啊。”
黛玉挺起小胸脯,满脸傲娇,“我的好处多着呢,等来我家以后你可以慢慢挖掘,现在还是快点收拾行李,跟我们回家吧。
你看你这书房顶上都透光了,去年是天旱还不觉得怎样,今年但凡雨水勤些,你这三屋子书一本也保不住。”
她的话让屋里众人抬起头打量屋顶,看到有不下三缕光线从上面投下,口中都轻嘶了一声。
在古代藏书可是个烧钱的买卖,除了买书贵,对书房的要求也很高,不能潮湿也不能干燥,房子要是漏雨就等着全部泡汤吧。
乐清打小就被母亲和妻子照顾习惯了,在处理公事上是个高手,对家务连半窍都没通过,此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抬头看着透天的屋顶,想到辛苦收集来的藏书被雨水打湿,他的心就一揪一揪的疼。
至于修屋顶就不用想了,他要是有钱还用等到现在么,再看向亲自来请的知府大人,他是面子也有了,借口也有了,给个小女娃当西席而已,好像也不是多大事。
乐清既然松了口,就他这点家私收拾起来可快了,让人去街上买木箱回来,家丁们齐上手打包书房用不了一个时辰。
乐太太这边就比较为难,吉服还得几天才能绣好,总不能临时退回去失信于人吧。
黛玉让她不要着急,自家奶娘和两个大丫头都是女红高手,让人去客栈把她们接过来,五人一起赶工就快了。
乐清的孙女乳名叫乐小安,意为不求她此生大富大贵,只要小安即可。
打从出生她就跟随祖父母四处当官,祖父仕途不顺,连带她也惊慌难安,好不容易回到家中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安心日子了,没想到又要搬进官宦之家,心里难免有些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