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太子,史家王家和他们林家也是给贾家垫背的上好人选,要不是有女儿挡在前头,让妻子不敢轻举妄动,这件事指不定还有多少纠缠呢。
想到宝贝女儿林海就止不住嘴角上扬,今年黛玉已经到了正式启蒙的年纪,虽说姨母在各方面都能教导,还是需要正式请位业师才显得尊贵。
还有女红方面也要拜位名师,虽说不指望女儿在针黹上取得多大成就,名头上总要好听才行。
除了为女儿的学业谋划,家里几个男孩也要为二月中旬的县试做准备。
本朝规定官员子侄可在官员任职之地参加科举,只需报上姓名写明缘由,官员本人不参与同考试相关的工作即可。
在学业上林海是不愁的,张绘张绎打小读书,通过县试和府试并不困难。
吴彧的底子虽薄一些,也算很不错了,县试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府试就要看运气了。
出了正月全家都忙起来,林海处理公务之余要为女儿寻找业师,贾敏忙着准备三个孩子的县试,还要跟三姐那边商量两个孩子的事,忙到没时间去想娘家那些糟心事。
二婶也要忙张绘的亲事,张绘是她的长子,亲事上头马虎不得,三书六聘都要走全,还要跟袁家商量何时成亲。
明年表弟是必要调任的,到时自家也会跟着离开济南府,玉哥今年也十五了,不如在年末前就把婚事办了,省得两地结亲折腾孩子。
全家上下都知道二婶有意今年给张绘成亲,担心他因此分心才瞒着。
吴彧心里羡慕,更加死命读书追赶,以期早点娶上媳妇。
贾敏林海只当他是不肯落于人后才如此拼命,除了注意他的身体也由着他去。
是黛玉在无意中说漏了嘴,他们才知道小伙子这是想媳妇了,才会如此玩命。
贾敏好笑的用手指点着黛玉的脑袋,“都是你这个鬼灵精闹的,你就不怕猜错了让大哥哥白欢喜一场。”
黛玉不以为意的晃着小脑袋,“娘跟三姨有这个打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怎么会猜错。”
以她上辈子的观点,吴彧跟姨母之女是近亲关系,可在古代看来两姨表兄妹结亲再正常不过了。
黛玉一开始是担心血缘太近会生育困难,可古代人很多都是这么结亲的,也没见谁家养不出孩子来。
大姨和三姨是同父异母,血缘上又远了一层,她找不出理由反对,只好随他们去了。
很快到了县试这一天,全家早早起来送三个孩子去考场,县试要考五场,前两场考诗赋,之后再考对《四书》《五经》的讲解,此外还要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