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此行,并非为已故先王而来。”莎士比亚不疾不徐地说,“我们英国感谢罗斯托娃女士通情达理给予的宽限期,也在尽心竭力调查先王之死的真相,若是罗斯托娃女士的确是被冤枉,我们也希望能还您清白。只是……贵国这边咄咄相逼,目前已无端抓捕了我国派遣至俄国的外交使臣三人,并强行给使臣们按上了间谍罪的污名,要求以三人为人质交换正在英国接受调查的罗斯托娃女士您。”
“……英明睿智的女王统御我英国七十余年,我国上下深受女王恩惠已久,我们也决不能放过刺杀女王陛下之人。”
“但是俄国方不仅以我国使臣为人质做威胁,同时还派遣了军舰威胁我国在公海的军事基地,要求我方放人。”
“——我国与俄国已经过多次会谈,我国权衡利弊,同意引渡您回国,但条件是若我们查明刺杀女王陛下之人的确是俄国外交官娜塔莉亚·玛丝洛娃·罗斯托娃,我方将以外交手段要求贵国交出凶手,依据法律处置。”
莎士比亚此行前来的确是为了在英法战争到来之前把娜塔莎这个不定时炸弹送回俄国,但这话不能说的太直白,更不能着急。着急了就会被猜出他们心里有鬼,若是直言他们是希望她离开,那很可能会被她猜到意图进而反过来威胁。
所以,既不能急,又不能不急。法国的伏尔泰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在俄国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必须抢先把人送走。
刚好俄罗斯在前几天做出的行动他们正头疼该怎么应对,正巧两边的事态一对上,他们直接就顺水推舟找话柄把人送走。
娜塔莎的手指在座椅的扶手上轻轻敲打,一动不动看着莎士比亚的脸,莎士比亚不动声色由他打量。
娜塔莎顿了顿,笑了。
她开口,轻轻道:“既然英国这么为难,那我便不走了吧。”
莎士比亚也笑了:“您如果有话要说,不如您回国之后再和俄国讨论。”
他又道:“俄国送来交换的英国使臣已经在在送往荷兰的专机上了,我们送您离开的飞机也已经在伦敦机场等您了。”
“请您不要反抗,去交换我国的三位使臣。”
娜塔莎歪歪头:“听起来我是必须得走了?”
莎士比亚不动如山。
娜塔莎笑了:“——那如果,我就是不走呢?”
直视着莎士比亚深邃的看不出情绪的眼睛,娜塔莎支起一只手撑在额头上,不紧不慢地说:“如果我稍微强硬一点,即使是您亲自过来了,我想留在这里多呆一天两天也是毫无疑问能做到的吧。”
“您,很着急吧?虽然您确实掩饰的很好了。”
“让我想想,能让您这么着急的,世界上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人吧?”她手指点在自己的额角,然而却让围观者觉得这手指就像是点在心头上,引起心脏一下一下的剧烈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