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对着后面人家的高墙,一条可过马车的巷子沿东西走。
老祝给荆行道:“往这东边走便是去医馆,而这边就是私塾,这私塾可是县里秀才郎办的,以后有了孩子也可以送他去秀才郎那边去读书识字,这两处地方都不远,步行个一百来步就到了。”
荆行点头,“就这个,下面的不用再看了。”
下午,荆行在衙门等着,房管衙役就把这户主人家叫了来,双方交谈一番,荆行就跟他们把房子买了过来,改了房主名字,又签了房契,荆行付了钱。
其实荆行对这个姓贾商人挺有好感的。贾商人在那个地方住了十几年了,要不是为了还钱他真的舍不得卖掉,如今和荆行聊了几句,又看了荆行这干净打扮,怎么说都不会把房子毁掉,心里那几分担忧也放下了。
两人虽然岁数不是在一个辈上,但聊的很是投缘,贾商人还要把后院前院果树守护的中年哥夫介绍给他,荆行点头应下。
明日便是看武馆,房官衙役听到荆行是练武的,地方还要很大,一时间还真的犯愁了,这县里武馆还就卧龙山庄一家,集市这边都是铺子这些,铺子虽有大有小,但即使是大铺子也不够荆行用来开武馆的啊。
荆行让衙役帮他留意,之后便来了卧龙山庄,上次他说了这事唐武三人便给他留意,见他来了,便跟他说了最近给他留意的房子。
巧的是三人这边下意识都留意的是哪里地方大,可以开武馆。
荆行便跟着他们去看了这三个地方,一个是靠近赶集街的,位置近,面积小了些;第二个便是离家往后隔了三条巷子一大块地,后面还有一个大山丘;第三个是最远的,但是也是最大,之前是个庄子,现在不用已经腾出来了,这仓库也四分五裂,看起来破烂不堪。
这般看下来时间也不早了,荆行满意第二个,离家近地方安静又不容易被外界影响,那个地方就已经够大的了。第二天一早就来定下,随后曾士还给荆行找来了修房子的一大批人,都是曾士认识的,干活能将。
荆行跟县里修房子的工人们的领头,沟通了一个上午,终于是确定了武馆的结构样子。
这天县里的赶集日,村长家的牛车坐满了,大半是启家和季家,因为荆行确定好这两个地方回来跟闵母说了,还带着闵母骑马去县里看了看,闵母挺满意那个小院的,武馆虽离集市远了些,但这并不是做生意要招揽人的那种,所以不在乎远近,只要儿子觉得可以那就行。
现在这个家不知不觉就是荆行说的话为主,闵母现在什么事情都会跟荆行讲,两人商量着来,她还经常跟荆行说,到时候两人成婚,不管什么事情也一定要商量着来,荆行自然是点头答应。
这次启东他们都休沐,王哥儿季福都在,三家说说笑笑热闹的样子一看就是集体出行,马妇人好奇的不行,连忙问他们这是去县里做什么?
闵母笑着道:“去县里逛逛,大家这都好久没有一起出来逛街了,正好今天孩子他们都休沐。”
几个大人都赞同点头。
马妇人点头也觉得这不错,还让他们好好逛一逛玩一玩,之后问荆行:“闵小子,你这次走镖回来这次上县里去给你娘买些什么啊?”
荆行笑着道:“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其他人都“哎哟”了一声,纷纷来调侃荆行。
“闵小子,你可以不要说大话,等会儿回来我们还是一车的,我们可是要问的。”
“你这次走镖多少钱啊,要是你娘想买金首饰那些,你肯不肯啊?”
“这话就说的大了,闵婶子我跟你说,你就别心疼他,好好为自己买身衣服,再买套首饰。”
启娘子笑着道:“你们想的闵小子早就给他娘买了。”说着她拉着闵母的一只手,往上撸了撸袖子,紧接着就露出一只银镯子出来,“看到没,这就是闵小子在镇上干活用挣来的钱买的!”
那几人顿时又发出“哎哟”一声,这次声音里带着羡慕的味道,目光都停在闵母手腕那银镯子上,“这镯子怕是要花不少钱!”
“当时闵小子在镇里就买了,当时工钱就有这么高啊?!”
“现在越发觉得闵母是熬出头了,现在儿子这般厉害,要享福喽!”
这话一出,车上的人都点头。
马妇人便问:“那现在闵小子你还是在镇里上工?这些日子见你骑着马就出村,匆匆忙忙的。”
荆行:“没有,在县里干活。”
其中一个妇人就问道:“这是在县里找了另一份新的活了?”
荆行点头,便听到那妇人问他在县里做什么工,多少钱一个月,还说让荆行看看她家的孩子,可以不可以跟着他一起到县里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