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青一边吃一边抽空捧哏,“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看的一清二楚,诚王殿下厉害!”

张士德本来很不高兴,但是说到他们家大哥有多得民心,面上不自觉的带上了些许自得,“当官的不为民做主,那就换能为民做主的来当官。这小娃刚才说的好,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大哥能为民做主,百姓当然觉得他好。”

生不谢宝庆杨,死不怨泰州张。嘉兴的民谣都传到应天府来了呀,不错不错真不错。

只要话题找的好,就不怕唠不起来。

沐青不着痕迹的戳戳旁边的徐达,让他放机灵点话题别跑歪。

徐达挤挤眼让他放心,唠嗑而已,出不了问题。不就是夸张士诚吗,闭着眼睛夸就是了,又不是夸不出来。

张士诚的确爱出风头爱讲排场,那家伙杀大户的时候下手狠,但是对百姓也是真的好。

江南的富家大户听见张士诚的名字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的骨头都拆了,但是百姓那边却是另一种情况,几乎所有贫苦百姓都希望上头管着他们的大官是张士诚。

大哥说这样不太行,民心得要,富家大户也得拉拢,不能只要一个放弃另外一个。

家资丰厚的大抵都有读书人,世道乱只是乱在贫苦百姓头上,只要不像张士诚那样到一个地方先杀大户,世道再乱也乱不到那些家伙头上。

杀大户一时爽,后面却后患无穷。

最简单的就是看张士诚攻打嘉兴,要不是他杀大户的名声传的太广,华亭那边的大户有不会吓到他人还没到就先招募兵马打他。

虽然那些临时拉扯起来的兵非常好打,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少点敌人当然是少点好。

要让他们家大哥来打,那就是民心也要,富家大户那边也是恩威并施,总之不至于让富家大户恨成那样。

别的不说,那些读书人的家底儿可都不薄,把读书人给得罪死了之后就是寸步难行,做事儿还是得想长远了才行。

不过那都是和自己人说的话,现在情况特殊就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张士德不是喜欢听他们夸张士诚吗,啥也不想夸就完事儿了。

张士德捡起筷子,把小桌搬到牢门前席地而坐,显然这个话题非常合乎他的心意。

饭菜差点就差点吧,至少面前这一大一小的表演能下饭。

这次被抓是他技不如人,不过要是朱元璋真的想和他们家大哥交好,他也不是非得当那个挡路石。

两大一小隔着牢门唠的热火朝天,差点没当场摆上香案结为异姓兄弟。

徐达为了让张士德放弃找死无所不用其极,唠嗑的时候什么都敢往外说。

老祖宗的话说的好,与人相处要以和为贵,他们以后都是邻居,必须得搞好关系。

打败仗不稀奇,人生在世谁能百战百胜,不都是一次次失败总结经验才成长起来的?

远的不说,就说他自己,前些天也是各种挨罚。他不光挨大帅的罚,还要遭受来自同僚的嘲笑,他容易吗他?

沐青继续捧哏,“人生就是这么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张士德喝着小酒有些飘飘然,坐在地上慢吞吞问道,“你打了胜仗怎么还挨罚?”

徐达拍着大腿恨不得当场痛哭流涕,“打胜仗是一回事儿,麾下将领被敌军引诱临阵倒戈又是一回事儿,你们也是够厉害,愣是让我我打了胜仗还得挨罚。”

张士德晃晃脑袋,“那是,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这些天在大佬里待的恍恍惚惚,他都要以为他是个干啥啥不行的废物了,现在看来,就算风光如徐达私底下也没比他好多少。

哦,不是私底下,他挨罚是公开的,和他被抓起来关大牢没啥区别。

人生就是这么起起落落,一时不甚吃了败仗也没什么,人家韩信曾经还有胯下之辱,他这只是被生擒而已,只要人活着,以后多的是翻身的机会。

徐达重重点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来,三德子,再喝一个。”

张士德听见这名儿也没啥反应,举起酒壶就是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