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恒在宫中住下开始,宣景的情况确实一日好过一日,不仅精神饱满,瞧着脸色也好多了。
宣景的变化落在满朝文武眼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因为谢大佞臣回来了,陛下开始注重修养和调理,以保证有足够的精神跟谢大佞臣斗智斗勇。
谢恒利用信息交易所,加上他自己的威望势力,明察暗访,同时还有一些人的主动示好,很快就让他查出了不少朝廷蛀虫。
联合阮展鸿和谢斌,再与宣景明暗配合,很快就将这一批贪官污吏处理干净,之后又迅速选拔人才填补职位空缺,保证各个机构部门的顺利运转。
其实可以说,谢恒坐到了如今这个位置,自己位高权重,且内有诸如阮展鸿、阮时衡、谢斌等朝廷重臣的帮助,外有当初他帮扶过的寇越、阮信、冯凯等封疆大吏的拥护,更有宣景对他全心全意的信任和支持,整个大瑾官场他是说一不二。
而且真正实权在手的贪官污吏大多数在当初宣景登基之前就已经被谢恒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这些小鱼小虾米,谢恒也是出于谨慎的态度才想着要一个个慢慢收拾,但其实只要宣景公正廉明,朝堂权利中心的官员们都是持身公正,那些小鱼小虾也势必永远称不了气候。
三个月下来,贪官污吏处置了一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换了一批,整个朝廷上下干净得好像会发光。
在被处理的官员中,有一些是在当初宣景上位前后表示鼎力支持的。这些人原本就比较难办,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好东西,又是贪污又是渎职,该尽的职责上却毫无作为,但他们眼光好,会战队,当初全力支持宣景上位也算是锦上添花,宣景即位后也是第一批表忠心的,所以人情上来说宣景不好明着处理他们。
宣景本身不在乎,他不介意别人说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只要是贪官污吏,不管是不是拥护自己的,该处理就得处理,就好像以前他还是将军时,手底下带的兵犯错了,从来都是军法处置。
但谢恒不同意这么做。
宣景的皇位要坐稳,自身的实力和百姓的拥护是一方面,朝中权贵重臣支持和皇室宗亲的认可也是一方面,哪方面都缺不得。
即便宣景惩治贪官没错,但难免会让人觉得宣景对鼎力拥护自己的人也丝毫不讲情面。哪怕现在他们拥护支持宣景,但若有朝一日他们出了什么差池,宣景也不会对他们网开一面。
且不说这些人日后是不是会犯事儿,但这种想法绝对要不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谢恒就将这些事揽到了自己身上。
他亲自出手对付那些拥护过宣景但背地里贪赃枉法的重臣和权贵,然后跟阮同辅要了一份可靠官员的名单,有些是那些被处理的官员的下级,还有一些是很有才华但是因为没有背景又不肯阿谀权贵才被打发到无钱无权的闲差上的官员。谢恒在亲自考察之后就将这些人安排到了那些空缺出来的职位上。
而在朝臣们眼中,则是陛下和谢大佞臣之间的明争暗斗更加激烈。
谢恒开始大张旗鼓地料理陛下的拥护者,然后明目张胆地在各个要职安插自己的人。陛下也不示弱,同样罢免了不少抱定国公大腿的官员,安排了许多科举入仕的新人。
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往地过招,看得满朝官员人人自危,越发战战兢兢、勤勤恳恳地做事,生怕行差踏错一露头就被陛下或者定国公盯上,成为他们打击对方的牺牲品。
转眼到了五月,朝廷收到消息,鲜卑国派遣了使团前来大瑾,已经上路两个多月了,预计再有一个多月就能到。
这是大瑾建国以来,第一次有境外九州的国家派遣使团前来。
境外九州距离大瑾较近的就是琉球和鲜卑。
谢恒虽然没有真的去暗访过,但熟悉历史的他对这两个国家也有不少了解。
因为宣景统治下的大瑾日渐强大,后来鲜卑成为大瑾属国,但按照时间来说这是十年后的事。
历史上那时候的宣景步入中年,但年轻时候在战场上受过的各种伤开始复发,旧疾缠身,身体每况愈下,之后没多久就病逝了。
那时鲜卑还是大瑾国属国,之后又经历了百年,在后世几任皇帝的努力下,鲜卑才由附属国真正变成大瑾的一部分国土,鲜卑国就变成了鲜卑族。
但如果当初宣景在位的时间长些,哪怕再多个五六年,在那期间估计就能完全拿下鲜卑,而不用等了百年时间才能在地图上将鲜卑划入大瑾领土。
历史上也没有这一次的鲜卑出使,大概正是因为宣景提前完成了对大夏和蛮国的吞并,且国力比历史上同时期的大瑾更要强盛,才会有了鲜卑国的提前出使。
作为天朝大国,大瑾当然要好好准备这次迎接鲜卑使团事宜。
宣景将这件事全权交给鸿胪寺负责。
现在鸿胪寺归谢斌管辖。
接待使臣其实早有章程,根据出使国家的地位和势力划分,不同等级自然有不同的规模限制。
鲜卑的国力与当出的大夏相当,但因为鲜卑属于境外九州,又是第一次出使,大瑾也得拿出点像样的态度。于是谢斌就拟定在按照大夏的规模上提高一个等级。
宣景很快批复了谢斌的章程,就让谢斌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