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次丞相大人拟定的折子很合陛下的心意。
“谢相果然没让朕失望,这么短时间内就拟定出这么详细的策略,辛苦了。”
“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幸也是微臣的本分,何谈辛苦?”
众人疑惑,怎么的?丞相还真打算走怀柔政策,假意忠心陛下,刻意表现,然后让陛下慢慢放松对他的警惕,他再趁机有所动作?
这是硬的不行所以决定来软的?
谢恒不管其他人如何作想,拱手说道:“微臣在拟定相关策略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此奏请陛下。”
“说。”
“在拟定的各项策略中,虽然大部分都是朝廷这边的一些变动安排,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百姓的参与配合,需要严格遵守一些相关条例。然百姓们大多律法意识淡薄,虽然对官府有天然的敬畏,但如果没有较强的律法意识,很多政策都会推进艰难。如果官府使用强硬手段推行政策,就有可能造成误会,出现反效果。故而微臣提议,加强百姓的律法意识。受众不仅仅是农户,还有商户和权贵。最好是从权贵阶级开始,让商户和农户看到朝廷对强化律法意识的决心,权贵都是如此,那普通民众才能更容易接受。”
谢恒说完,朝堂上文武官员立即下意识地小声讨论开来。
自古以来,大瑾国民风开放,朝廷治理的手段也较为温和,从来没有哪个时期过于严明律法,大瑾从上到下都已经习惯了。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平头百姓,都已经习惯这样较为“轻松”的环境。
他们不是没有制定各种律法,而是在执行过程中较为松散。律法本身就存在一些漏洞,有人就会钻这些漏洞,而朝廷却没想过要对漏洞进行修补。即便不是钻律法的空子,在面对一些“过线”行为时,量刑也会过多地考虑人情,七分之经过敲敲打打最后就只剩下三分罪。
似乎只要在律法量刑上“松一松”,这个世上就没有那么多的恶人,就真的国泰民安。
贵族如此,平民也是如此,高官如此,小吏亦如此,上行下效,久而久之,律法的束缚力就会越来越弱。
一个国家的法制力度一旦削弱,那很多政策的推行就会受到阻碍,国家前进的脚步就会出现阻力。
然而很多人想不到那么远,就只觉得强化了法制管理之后肯定不如以前自在,甚至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自己的权益遭到了侵害,自然要跳出来反对。
只不过发出反对声音的官员们畏惧谢恒的权势,一个个也不敢表达得太激烈,心里感觉憋屈,就好像明明自己是占理的一方,但就因为对方的权利比自己大,所以说话都没有底气。
“微臣觉得丞相大人过滤了,朝廷颁布的政策条令哪里有人敢不遵守?权贵们不用说,肯定是拥护朝廷的决策,寻常百姓们又没有阳奉阴违的胆子,实在没必要这么做。”
“方大人所言极是,而且这加强律法意识,听着是一句话的事,可要落实起来估计还是困难重重,何必多生事端呢?”
……
反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谢恒没有着急纷说,他那一派的人自然会替他开口。
“丞相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律法这一块我们确实懒散惯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说什么权贵自然会无条件支持朝廷的决策更是笑话,要是所有的宗亲重臣都如此,今天咱们也不会在这为了这件事情讨论。说白了大多数人都是看利益下菜碟罢了。”
“不错,为了让所有的政策顺利推行,确实需要律法来保驾护航。况且加强民众的律法意识本来就是好事,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本来就是一举多得的举动,也不知道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是何居心。”
……
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谢恒从最一开始提出这个意见之后就一直没说话,但他这边的形势却丝毫没有落下乘。
宣景神色淡漠地看了一会,才出声道:“谢相觉得如何?”
陛下一开口,满朝文武都安静下来。
谢恒抿成一条线的薄唇缓缓勾起一侧,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宣景会这么问他:“微臣已经想好了大致策略,强化律法意识也要按部就班地来,当下主要围绕奖励耕战展开,将用奖励耕战为内容的法制教育进行普及,还要对需要强化的法令进行完善修改,尽量做到明白易知。以法律官员为师,设教坛为民众解释法令,使万民皆知所辟就。法治本就是德治的基础,抛开法治只谈德治是没有依托的,也是不现实的空谈。微臣没有那么闲工夫就一些空谈的事情浪费时间,陛下的时间也同样宝贵,相信微臣的建议陛下定然赞同。”
好么!别人还在讨论到底要不要这么做,谢恒这里就已经进展到要怎么做的环节了。
还有刚刚他那一番话,说是有理有据也没错,但怎么就是给人一种他好像在威胁陛下的感觉呢?
果然他们之前觉得丞相想要走怀柔策略是错觉,这要是叫怀柔的话那硬杠不是得直接动手了?
丞相还是丞相,依旧是那个嚣张至极的大瑾第一佞臣。
宣景:“所以谢相的意见就是严刑律法、普及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