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现在正好提起这件事。

扶苏便把那本《诗经》拿了出来:

“你们儿女的名字我都起好了,自己过来看。记不住就拿纸写下来,以后别再来烦我。”

公子高:?

将闾:?

不是,大兄怎么知道他们以后会生多少孩子?还是说已经不管生多少了,先起一大堆,用不到的再说?

公子高接过诗经翻开一看,看到了一堆数字。实在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史官上前积极主动地帮忙解答的。

将闾没忍住问道:

“所以大兄那一个时辰是用来挑名字的?”

一个时辰挑了一百多个名字,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扶苏又拿出一本屈原的著作合集:

“这还有个,等下阴来了就给她,妹妹们以后也不用烦恼起名了。”

上辈子这群人不知道为什么就爱找他给孩子起名字,说是不好意思麻烦父亲,就让大兄代劳了。

后来大兄当了皇帝,也没见他们说大兄处理政务辛苦,不好意思麻烦他。将闾还道自己不会起名,反正大兄都有经验了就一事不劳二主。

扶苏:我就说弟妹都是讨债鬼吧!

公子高又翻了翻,发现这个《诗经》好像比他看过的要厚不少,新增了很多内容。便问大兄这是怎么回事,扶苏说是他命人扩编的。

其实这辈子没这回事,是他自己默写下来的。

那天拿出《诗经》一翻他就发现不对劲了,现在的《诗经》版本还是没扩编过的。他用这本来标注名称的话,有一些名字就找不到了。

所以还得抓紧时间把缺的默下来,公子高手里拿着的就是一半印刷一半扶苏手写的版本。这么短的时间没来得及印刷全本,扶苏是拿着原先的拆开装订,添加手写纸张插入进去的。

这么珍贵的《诗经》,秦王政当然要自己留下收藏。照例叮嘱儿子看完就还回来,他要放到陵墓里去。

公子高:……行吧。

公子高只好把孩子又塞回给将闾,自己撸起袖子开始誊抄名字,好尽快把书还给父亲。

越抄他越觉得他大兄真是个人才,可太会给自己省事了。

关键人家还是当着父亲的面这么做的,完全不带一点心虚,光这个心理素质他们就有得学。

不过这个诗经明显就是现编的,还是大兄现编的。根本不像大兄说的找人编的,难道大兄是为了他们这些弟妹的儿女特意花费了时间做这个?

公子高心里刚升起一点大兄是不是太敷衍的想法,转头又有点感动了。

扶苏看透了他的想法,强调:

“不是我编写的,我可不和旁人抢功劳,我就是闲来无事誊抄一遍。”

公子高却道:

“那大兄也是费神了,誊抄这么多要花很长时间吧?”

扶苏:哼,随你怎么想。

秦王政笑看他们兄弟两个吵嘴,又看着每个儿女后头跟着的一串名字,突然想起爱子这一世膝下空虚,居然只有三个孩子。

上一世太子的孩子们他都有印象,倒是别的儿女的孩子他没那么多时间关注。如今里头的绝大多数人都见不着了,难免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