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于是询问当事人:
“所以到底是公子被夫人牵连,还是夫人替公子求情?”
敢问出这个的,政治嗅觉显然都不算敏锐。大多也是小官,没指望能往上爬,每日上职就是勤勤恳恳埋头干活,社畜罢了。
三位公子有苦难言。
他们当然知道真相是胡姬给胡亥求情,但他们不能说。既然现在的风向是众人猜测不休,肯定有人在背后推动。
为什么父亲要叫人推动出一个“胡姬牵连胡亥”的说法出来?
明显是想保太子嘛!
反正这件事里太子得是清清白白的,一切都是母子俩咎由自取。从开头到结尾,里头都没有太子的戏份,父亲要把他们大兄彻底摘出去。
所以公子们只能暗示:
“倒是不曾听说十八弟触怒过父亲。”
他们确实没听说过这个,可不算说谎。他们只是自己推测出可能是胡亥那小子暴露了野心,才导致他们三个也被抓了出来。
自己推测的那能算数吗?当然不算!
同僚表示自己懂了:
“看来胡姬勾结六国余孽之事是真的了。”
三位公子:?
啥玩意儿?怎么里头还有六国余孽的戏份?
同僚见他们不明所以,比他们还要诧异:
“不是公主那边先传出这个说法的吗?怎么公子您却不知?”
三位公子:……
“啊,这个、这个可能是因为长姐比我们更受父亲看重吧。长姐知道了什么都会告诉其余姐妹的,可我们和长姐的关系其实不太好。”
同僚这才恍然。
下职之后,三人悄悄议论起来。
难道胡姬真的是因为勾结六国余孽才被处决的?那胡亥被过继,该不会是父亲发现了这件事,再加上胡亥有野心,干脆一起处置了?
三人摸不着头脑,也没法确定哪个说辞才是真的。
最终他们决定不想了。
管它是为什么呢,现在这个传闻既然没有被父亲禁止,那就当它是真相好了。
咸阳城里各种流言沸沸扬扬,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里头都没太子扶苏什么事。
老秦人们对各种稀奇古怪的猜测津津乐道,认为单纯的“公子胡亥夺嫡失败”没什么意思,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被秦王委派去管控舆论的蒙毅擦了把头上的冷汗,觉得之前认定这个活不难的自己实在太单纯了。
幸好有阴公主帮忙推波助澜,太子殿下也安排了他手下的熟练工出手辅助。
说起来太子怎么这么擅长这种东西?
宫中。
胡姬死后秦王政和扶苏再没提过相关的人和事,默契地选择当他们不曾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