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饼就是面条,秦人爱把各种面食称作饼。
早间的这碗汤饼是天冷之后扶苏就叮嘱膳房每日准备上的。清早吃点暖身的食物,这样出门后就不会灌一肚子冷风凉了胃。
秦王政心情愉悦地用完早点踏出了章台宫,在朝宫见到群臣时才收敛情绪。
面对众臣时不时瞄向他身侧空位的眼神,秦王政淡定地表示:
“太子有些受凉,寡人命他在宫中好好休息。”
群臣迅速接受了这个说辞。
哪怕王上说谎的时候脸上连个装样子的焦急担忧都没有,他们也只当没察觉。当爹的要给儿子睡懒觉打掩护,谁敢拆台呢。
不过太子不在,有些事情就不敢立刻上奏了。能劝王上的人缺席了,剩下的臣子不是很想面对王上的不悦。
反正不是什么大事,上午再去章台宫私下禀报也成。
扶苏一直赖床到了太阳高挂,冬日里的阳光也十分温暖。站在殿门口伸手往外探了探,确定外头不太冷之后,这才踏出寝宫,朝正殿走去。
蒙毅早就差了侍者来报,说是今日的奏折不算多。否则扶苏再想赖床也会早早起身的,不至于懒到现在。
正殿内,秦王正在接见大臣。
臣子原是想等太子起身再来汇报的,结果刻意等到接近午时才过来,还是没见到太子的身影。
他也不敢猜测太子是不是还没起,也只能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早知如此不如下午再来,太子总不能睡到下午。
而且,说不准太子是去了别的宫中,处理其他事务了呢。
扶苏进殿时,臣子就在生无可恋地汇报事情。他倒是想拖延一二,但实在不敢耽搁王上宝贵的时间。
见太子进门,臣子仿佛见到了救星。
他连忙打断了话语,行礼见过太子殿下。然后飞快地把之前说过的话从头开始讲起,免得太子不知道前因后果。
秦王政:……
秦王还不至于为了臣子的这一点小心思就发落人家,他无语地看了那臣子一眼,思忖自己当真有那么吓人吗,弄得臣子不见太子就不敢奏事。
扶苏脱下披风在父亲身边坐定,听完了臣子的讲述之后没太往心里去。
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某些赵国贵族从齐国跑去了楚地,和楚人勾结在一起了而已。
跑去的赵人都是之前被搜身后放走的,没钱没粮更没人。在齐国混迹许久还是见不到希望,有些跳得高的还被齐王命人抓起来处决掉了。
郦食其在劝齐王收拾旧贵族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气,毕竟这才是王上和太子叫他去齐国的初衷。齐王也很给大秦面子,确实收拾过一波,这都是一两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齐王不在,但齐国也没给赵人好脸色。赵人听闻楚人不肯认命,觉得楚人比齐人靠谱,会去投奔也实属正常。
最重要的是,楚国贵族什么都不缺。他们有兵有粮,赵人看重的就是这个,过去只是想帮忙出谋划策。
不过赵人忘了一件事,他们自己连几个护卫都养不起。千里迢迢跑去战乱之地,那不是送死吗?
主动送上门的人头不要白不要,秦军干脆把他们当叛乱的楚人直接宰了。
赵人都没能见到楚国贵族,半路就被拦截了下来。秦军问清楚过来的缘由之后,下手毫不拖泥带水。
只是仍旧有一些赵人和楚人成功接上了头,而且他们脑子好使,给秦军攻打楚国贵族营垒的行为造成了一点小麻烦。
这是军事,之前就由军报传讯告知了秦王。臣子过来汇报的是和它相关的另一件事,即部分已经入朝的赵人听闻亲友和楚人勾结之后,又生出了异动的心思。
赵人里头存在一部分墙头草,虽然向秦国示好,心里却还在打小算盘。他们倒是知道赵国没有未来,可他们的亲友牵扯到楚国的泥潭里去了啊。
他们算是被迫遭人拖下水的,担忧秦王因此治罪。大部分人选择表忠心,就此和亲友割席,也有小部分舍不得自家亲友,狠狠心决定给那群人当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