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萍小脸红扑扑的,就像被自家偶像点名表扬的小迷妹一样,捧着工作笔记,继续给九姑婆汇报工作——
三个试点小区的团长她也找好了,而且是根据三个小区的居住人群特点,分别挑选的,一个是原先老纺织厂的退休职工,据说以前是纺织厂工会的,特别能张罗事儿。
一个是陪读的宝妈,平时除了给孩子做三顿饭之外,孩子上学她就没事了,正好可以做团购赚点零花钱。
还有一个是社区的退休职工,几十年的老党员了,为人非常热心,还是社区和中医院的志愿者,一看就是闲不住的性格,正适合做团长。
章启慧还能说什么?
只能说,架子沟村但凡眼明心亮,能早点把夏春萍这么个人才挖掘出来,至于走了这么多弯路吗?
不过,现在这个做市场营销的天才型选手,是她的了~哈哈哈哈!
第144章
架子沟村村委。
看着账面上醒目的赤字, 几个村干部们都麻了。
他们错了,他们先前单知道创业是个烧钱的事儿,却不知道居然会这么烧钱!
跟九姑婆的大手笔比起来, 前任村长那只能说的小打小闹。
架子沟村实际可用的劳动力人口, 跟“人口大村”章家村和月亮湾村,根本没法比。
为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劳动力,经过与架子沟村的“友好协商”,九姑婆决定,以私人名义, 借给村集体十万元,用于在村里开设托儿所、村办食堂。
这样一来, 那些在农村带娃的留守宝妈们, 白天就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 空出双手去挣钱了。
村办食堂也是根据章家村的经验来的。
前两年章家村农忙的时候,都是各家自己做饭吃, 后来章启慧无意中发现,每次出来干活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留一个负责烧饭的。
这怎么行?
一家留一个, 村里几十户人家,岂不是要有几十个人没办法参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