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足了村民们的胃口,章启慧终于把自己定好的收购标准和价格表,缓缓拿了出来——
“不要总觉得一亩地的产量越大,挣的钱就越多!”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有钱人追求的,可不只是吃饱肚子,还要吃得健康,吃得高端上档次。”
“为什么我一定要村里成立专门的合作社?因为接下来,我们会根据采购商的收购标准,严格根据标准制定收购价格。”
“你们看,像这种高山特级紫苏鲜叶,叶片大小达到这种标准的,收购价是两毛钱一片。”
“注意哈,我们的收购价格,不是按公斤或者市斤算钱,是按照一片叶子算钱的。”
“也就是说,一包一百片的紫苏叶,收购价就是二十块钱。”
什么?
收购标准是按片给钱的?
那岂不是说,只要他们种出了符合要求的紫苏,今后自家山上长出来的每一片紫苏叶,都值两毛钱?
会议室里,刹那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乡亲们砰砰加速的心跳声。
怪不得……
怪不得九姑婆不让他们用化肥农药,非要让他们自己沤农家肥,拿锄头去山上锄草。
要是不伺候得精心点,能卖得这么贵吗?
章启慧给他们定的收购标准主要有四档。
最贵的当然是特级鲜叶,两毛钱一片。
次一等的一级鲜叶,一毛五一片。
再次一等的“山下大田鲜叶”,八分钱一片。
最后就是不论大小的“统货鲜叶”,根据品相,一斤的价格从三元到五元不等,这个主要是看紫苏叶的品相和新鲜度。
不过,村民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看来最不值钱的“统货鲜叶”,其实才是九姑婆最赚钱的部分。
一个是因为这种“统货”产量大,基本上,一亩地的紫苏苗,摘下最值钱的特级、二等鲜叶之后,剩下的全部都可以撸下来,当成统货卖给合作社。